对医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Abstract]:Bilingual med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goal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problems of medical bilingual teaching at present. Through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ethod and mod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edical bilingual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medical students'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bilingual teaching.
【作者单位】: 桂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桂林医学院大学外语部;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苏广才;;地方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陈岱松;熊兰;杨敏;严文娟;;对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3 耿立霞;吴骏;王永福;;医学双语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5期
4 刘辉;;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逯明辉;巩振辉;黄炜;李大伟;陈儒钢;;《植物育种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2 阚劲松;李玉晖;陈群;肖厚荣;;《基因工程》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3 李军;郜佩;;一般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开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4期
4 任登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陈娟;朝华;;高职院校也应开展双语教学[J];中国电子教育;2007年04期
6 谢普会;徐翠莲;鲍峰玉;潘振良;杨国玉;金秋;;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初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12期
7 黄艳春;;简论双语教学及其分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8 鲁俊;汪万强;宋成亮;;关于研究性学习背景下本科化工专业英语课程定位转变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0年05期
9 黄河;;地方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化工;2011年11期
10 余菁;李东培;欧阳丽斯;郭开华;初国良;;中山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解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比较[J];解剖学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姚中青;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索[D];重庆大学;2011年
2 莫海霞;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彭凌;中国某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有效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周清丽;高校英汉双语教学特点与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陆文超;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对大学双语教学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同乐;程鹂;;关于双语教学的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兰劲华;安琳;薛素铎;赵一夫;;把握问题关键 规范双语教学[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1期
3 胡庆江;杨瑞静;;对搞好双语教学的探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2期
4 金孝柏;中外合作办学与我国教育服务业的开放[J];国际商务研究;2003年06期
5 唐仁;侯珍;;高校实施双语教学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01期
6 韦红桦;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刘辉;;运用案例教学,优化教学模式[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邢孟达;关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师在职培训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9 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年03期
10 彭启琮;国家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锛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怎样听课评课[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5期
2 杨春玲;;对边防指挥学校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3 赵欣;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10期
4 黄宇玲;;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9年25期
5 段秀子;;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人文精神健康发展[J];语文学刊;2011年05期
6 王运歌;;大学影视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闫石;;母语危机下大学语文的出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12期
8 隋南;;浅议二维动画后期合成课程[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9 何成栋;;《艺术概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郭小娥;;CET4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误导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德贵;;《网络会计》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姚红卫;;再议高师和声公共课教学之目标、内容及技能培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何畏;;论孔子“因材施教”与“交际教学法”之关联[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沈玉荣;;从接受美学看中学文学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张子安;郭公民;纪红;;院系级教学评估刍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6 顾建平;;“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现状与建议[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全世建;;《方剂学》案例引探式教学法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侯洪生;张秀芝;谷艳华;白海英;;轴测投影在现代工程图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董冰冰;范薇;郑笑秋;杨军;;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王春景;;自主高效课堂的管理研究[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教研室 严红云;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张家港市乘航实验小学 钱惠娣;教育因诚实而精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 蒋建伟;新课标下的语文目标教学[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河南淅川一高 张德昌;如何上好一堂新授课的思考[N];学知报;2011年
5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樊玉敏;抓好教学各环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张跃西;课程项目开发: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发放中学 丁尔威;浅谈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N];武威日报;2007年
8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陈亮 朱德全;从设计入手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西南高级中学校长 李立农;合理定位 和谐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箭;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魏小娜;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小佩;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贺真真;数学教育研究中运用数据处理方法的若干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李晨峰;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芳芳;自由·参与·共识[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王晓琳;本体驱动的网络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俊宇;语文教师备课变革的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羿;普通高校电影艺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黄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冬梅;中学物理双语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丽萍;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承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红毅;榆林市城镇中学田径教学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璐;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来自美国的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继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8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1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