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法比较与词汇翻译研究
[Abstract]:Tibetan transl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society for a long time. At present, th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which is developing towards various disciplines in an open attitude,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with a highly comprehensive nature. It is no longer a code conversion text activity, but is regarded as a social practice activity, as well as 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ctivit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new things that produce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for high-level bilingual talents who are both Tibetan and Chinese alike. In order to take out the exact lexical meaning for these new things and not to make mistakes in grammar and express the meaning of word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summarizes lexical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Tibetan grammar,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Tibetan grammatical translation,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vocabulary concept and Chinese-Tibetan grammar, and analyzes emphatically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Tibetan lexical translation. Secondly, some ideas or suggestions are draw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Tibetan vocabulary.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s,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nd Tibetan grammatical translation and explains the concepts of part of speech and word, and further summarizes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Tibetan grammatical transl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vides the Chinese-Tibetan lexical translation method into five aspect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skill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explai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Tibetan verbs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al work. Chapter four discusses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Tibetan vocabulary.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H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春华;;英汉词汇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内涵差异[J];双语学习;2007年09期
2 张敏娴;;科技英语词汇翻译方法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3 窦柯静;;中英词汇翻译不对等现象——从“红糖”的翻译谈起[J];考试周刊;2009年37期
4 刘艳芳;;语境、文化差异、词汇翻译[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唐志高;;论信息时代新词语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崔艳霞;;“达”在科技英语英译汉词汇翻译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7 袁洪;;论词汇翻译变形之认知过程[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7期
8 谢静;;从功能对等角度看《格列佛游记》两个中译本的词汇翻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梁雁;宋巧燕;;文物学科专业英语词汇翻译与学习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慧;;公共外交视野下的汉语词汇翻译研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东伟;;整体认知中的词汇翻译——《论生命的意义》译者的内省报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邓光辉;刘伟志;;中-英双语词汇翻译任务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施征宇;;中英动物词汇翻译与文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郑冰寒;陈瑶;;“Blog”译名问题探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熊春茹;;高校英文版学报中的“汉化”现象的出现与纠正[A];学报编辑论丛(第四集)[C];1993年
6 赵维纳;刘汇丹;于新;吴健;张普;;面向汉藏辅助翻译系统的平行语料库建设[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尧;;《大宝积经》汉藏文对勘校读本述略前记[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8 看卓才旦;金为勋;洛智华;朋毛扎西;;汉藏翻译系统中的动词处理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诺明花;张立强;刘汇丹;吴健;丁治明;;汉藏短语抽取[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冯志伟;;判断从属树合格性的五个条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星邋德吉;新名词不断进藏语,藏族百姓也知CPI[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唐歌;汉藏演员共塑《文成公主》[N];河北日报;2001年
3 吕国;汉藏同胞情[N];中国商报;2004年
4 周成忠;汉藏两家一“碗”亲[N];中国商报;2003年
5 记者王淑军;汉藏医院共建联合医疗中心[N];人民日报;2003年
6 高敬云;汉藏艺术的结晶——席力图召[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记者 郭祚彬;我区将在武汉建汉藏文化交流基地[N];拉萨晚报;2010年
8 庄辉锦 记者 梁军;首家汉藏文化交流基地(西藏印象)在武汉揭牌[N];西藏日报(汉);2011年
9 记者 刘建民 咏笙;下营乡汉藏群众携手奔小康[N];青海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鸿良;汉藏同根[N];北京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朴永焕;汉藏茶马贸易对明清时代汉藏关系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3 莫超;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陆艳;中国西部人群的遗传混合[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方兰;法尊法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徐振燕;任乃强的西南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尕机;汉藏语法比较与词汇翻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2 王君;德国功能主义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翻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小健;基于理想认知模式的词汇翻译研究及其教学启示[D];广州大学;2011年
4 郑小波;浅谈科普词汇翻译[D];复旦大学;2011年
5 曾经昊;简论语境对英语词汇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秦滟泽;操纵理论下的西方媒体涉华词汇翻译[D];外交学院;2011年
7 吴虹;信息技术词汇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2年
8 刘明元;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张浩生;《围城》文化词汇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谢俊;《红楼梦》饮食词语英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2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2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