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风扇速度标示的非言语隐喻研究
[Abstract]:Nearly 100 physical images taken at several home appliances stores show that all the speed marks of household electric fans are represented by more than one non-verbal metaphor.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 is based on the common human experience, and the coherence and causal ch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riential content guarantee the coherence of multiple metaphors, which enables different metaphors to be cross-referenced and activated by each other. So the reading process of speed marks is very simple. However, some electric fan designs and manufacturers ignore the empirical basis of metaphor and the coherence between metaphors, which makes the recognition of speed marks more puzzling.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8BYY070)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课题(编号:0901133C)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比较[J];福建外语;2002年03期
2 刘宇红;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刘宇红;余晓梅;;现代汉语中的军事隐喻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红;心理空间与语用解歧策略[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2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比较[J];福建外语;2002年03期
3 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认知无意识、体验心智与隐喻思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束定芳;亚里斯多德与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1996年01期
5 束定芳;理查兹的隐喻理论[J];外语研究;1997年03期
6 刘宇红;George Lakoff语言理论的发展历程[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7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8 刘宇红;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严世清;隐喻理论史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10 刘宇红,王志霞;现实表征 心理表征 语言表征[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君;;自然语言元语言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陈丹;苏档;;浅论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芳;;隐喻研究观点综述[J];考试周刊;2010年02期
4 郑开春;刘正光;;体验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的形式化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冷慧;董广才;李亚男;;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正金;;从认知角度看隐喻与中学英语教学[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7 徐福坤;;“李宇春代言事件”的语言学解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8期
8 陈艳;;从认知角度分析汉语中“牛”的隐喻[J];文教资料;2010年03期
9 陈劲松;;试论语言的“相似性”及其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作家;2010年04期
10 宋敏;么会玉;;广告中语言文字的认知研究[J];作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军;;认知能力与语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徐吉臣;;科研案例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3 时丽冉;白丽荣;;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教学中交叉渗透问题的探讨[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4 王晓磊;;数控车连杆曲面扎刀解决办法(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5 田英;;浅谈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郑新夷;;国外婴儿动词习得的研究范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杨勤;张健;王勇;张淑英;邓玉良;李旭;;如何在无机化学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超;;面向汉韩机器翻译的隐喻研究及隐喻知识库构建设想[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袁聚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主文化发展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10 苏敏敏;田梅;;浅谈“现代电子线路”课程教法探索[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徐涛;吴定富要求提高保险监管执行力[N];证券时报;2011年
2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孙立行;宏观调控政策应保持连贯性与稳定性[N];文汇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于春美;科学规划 保持政策连贯性[N];新农村商报;2010年
5 程勇华;上饶供电公司加强全寿命周期管理[N];国家电网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于春美;科学规划 保持政策连贯性[N];新农村商报;2010年
7 记者 张昕宇;我区30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将享有养老保障[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莉 通讯员 苏崇生 黄凤仪;“特别之处”助推工作顺利开展[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9 邓承敏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放大优质师资 集团化优势明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肖文正 通讯员 李宏文;面对任务和责任我们来担当[N];中国航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芳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肖建飞;语言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明树;“主观化对等”对原语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D];西南大学;2010年
4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5 赵淼;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海银花;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帕提古力·麦麦提;基于向心理论的维吾尔语语篇回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金菊花;朝鲜后期汉译谚语集《耳谈续纂》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娟;用关联理论阐述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D];南昌大学;2011年
2 史素菡;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作品的主题性隐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薛娇;范畴化理论视角下汉英词汇范畴翻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颖;宣城方言结构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刘文静;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名词性身体隐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震;认知框架下英语介词多义现象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黎畅;英语智力谜语修辞解读中的隐喻认知[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闫彩妮;中日人体隐喻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建茹;大学英语专业教材中的隐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美娜;基于象似性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5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3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