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红仡佬语的系属地位
[Abstract]:Red Gelao on the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s a newly discovered endangered language, and it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lose to the Aou dialect in the four dialects of Gelao in terms of the same proportion of common words, phonological correspondenc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and the morphology of Gelao dialect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four dialects of Gelao. Its genus status can be defined as a sub-dialect of the Gelao Aou dialec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740047)基金”
【分类号】:H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锦芳;艾杰瑞;;中越红仡佬语比较[J];民族语文;2007年03期
2 李锦芳;韩林林;;红仡佬语概况[J];民族语文;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武曦;;试论语言接触引发的羌语对当地汉语的干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谭晓平;;汉藏语系的“狗”[J];古汉语研究;2006年04期
3 马婧贤;王嵘;;《说文解字》“痨”字释义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03期
4 陈孝玲;;说侗台语族核心词“脚”[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罗永现;莫海文;;汉台语浸/湿~沉/潜~淹没词族的对应[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姜莉芳;;濒危语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以居都仡佬语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龙海燕;蔡吉燕;;居都、大狗场仡佬语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曹学群;湖南西部古代仡佬考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9 周国炎;仡佬族母语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仡佬族母语危机的基本措施[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10 龙海燕;;关于语言接触的几个特点[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韦名应;曹凯;;仡佬语方言鼻音声母的发音特征[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金美;;贵州民族语底层地名命名依据和变易成因的考察[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竹梅;;西夏语第九类声母音值拟测之我见[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袁善来;比工仡佬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韦名应;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步连增;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江苗;马山壮语“形容词+NP”结构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晓红;指量名结构的语序及分布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鸿青;一般否定标记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玲;焦点的韵律编码方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龙晓雪;民族杂居村落语言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徐晓丽;镇宁比贡仡佬语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吴雅萍;仡佬语构词法浅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姜莉芳;居都仡佬语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张静;凉山彝语“水田话”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熊南京;普标语在仡央语言中的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锦芳;艾杰瑞;;中越红仡佬语比较[J];民族语文;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庆厦;;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3 ;全国语言接触与语言关系学术研讨会[J];方言;2011年01期
4 洪勇明;;建构不同语言关系下的双语教学模式[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 黄行;我国民族语言关系状态的系统分析[J];语言与翻译;1997年03期
6 周斌;;新四级阅读考点之四大语言关系浅析[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06年12期
7 马印才;;切勿望文生义[J];英语知识;1991年01期
8 戴庆厦;;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9 王士元;;语言关系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10 郑朝木;;醉在山水画廊(外一篇)[J];泉州文学;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团;刘靖南;原秀丽;;中越边境全民健身发展的理论构想[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华;;中俄、中哈、中越边境口岸比较及启示——对中越边境最大的陆路口岸凭祥市的考察报告[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3 魏志成;;汉英语言关系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吴南;张丽锦;;4、5岁儿童心理理论和语言关系的纵向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彭臣帅;;陆荣廷中越边境抗法活动述略[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包忠才;苏建华;;中越边境少数民族教育比较研究与对策[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施发笔;;试探王希杰修辞学思想的发展轨迹[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苏元春与镇南关的修复[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小川;万丽萍;;语言政策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构成及价值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冯振仕;张伟;;犬感染巴氏杆菌致死一例[A];第十一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凤京 通讯员 罗敏;中越边境将建北仑河二桥[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2 王勉邋杜源江;警察“爸妈”相助,中越边境贫困孩子露欢颜[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本报记者 胡培炯;中越边境游价格一跌再跌[N];文汇报;2001年
4 李均立邋陆剑锋;为了中越边境互市点道路畅通[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5 林德荣 江风;中越边境最大互市贸易区正式开市[N];中国企业报;2010年
6 邝伟楠;德天旅游联盟营销中越边境山水画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7 美先;中越边境中药材交易红火[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黄自兴;中国投资12.5亿元建设西部出境通道[N];中华建筑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曹誉百;“扫黄打非”拒不法物品于国门之外[N];西部时报;2010年
10 崔学雷 林荣先;跨国打工梦在中越边境破灭[N];法治快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晓华;汉藏语系的语言关系及其分类[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胡艳霞;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苏日嘎拉图;满蒙文化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晶;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韩林林;中越边境红仡佬语概况及其系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希;中越边境(广西部分)边民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4 熊礼明;中越边境旅游系统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5 龙耀;一群特殊孩子的成长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春连;建国以来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菁;其龙壮族村民跨界交往问题的历史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8 韦玉梅;桂西南中越边境石灰岩地区苔藓植物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安晓茜;贵州民族杂居村落语言兼用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先进;侬峒:布傣乡村生活的文化再现[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6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3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