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汉语“语素词”
[Abstract]:The intermediate state between linguistic units is a universal and objective existence, such as phrase words between words and phrases. Similarly, there are also "morpheme words" between morphemes and words, which are common in some types of new word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 main feature of which is the form of words but can not be used independently to express a new meaning. There are three sources of new meanings of morpheme word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at is, introd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ity extension and rhetoric extension.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morpheme not only helps to further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new word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deepen and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words, but also corrects some of the existing inaccuracies and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s. As well as some reference books improper rule and interpretation and so on. Morphem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word mean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words,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s to produce new words and new meaning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化鹏;论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及其发展规律[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2 周玉琨;谈谈词内“语素组合体”[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史素芬;简论新词语对汉语言的丰富与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赵红梅;基于新词语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吕文华;短语词的划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峥琳;刘倩;;离合词中时量补语位置探析——从“结了十年婚”说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陈一,赵惜微;谓词性成分作主语的体词谓语句[J];北方论丛;1998年01期
3 王保东;论汉语非谓形容词[J];北方论丛;1998年06期
4 董爱华;如何理解英语中的省略[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梁南元;汉语自动分词知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6 马德全,张兴旺;动词与介词的联系和区别[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7 晋家泉;“语素与词素”二题[J];滨州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8 肖模艳,张骁;也谈离合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李绍群,王进安;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语法特点[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振中;谈谈音译类外来词语素的认定——从“卡车”是否是一个语素谈起[J];昌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绂;;浅析日本学生学习助动词的难点与误区[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吴勇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SL)语法教学的“语法词汇化”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李泉;;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4 曾立英;;三字词中类词缀知识库的构建[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红岩;《元曲选》状态形容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车淑娅;《韩非子》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崇涛;类指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姜自霞;基于义项的语素构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张磊;时间副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齐霄鹏;《汉语大词典》收录《论衡》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5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6 胡仲明;商务英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贺菊玲;《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国治;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10 曹路漫;英汉互译中衔接手段和意义的处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谊生;当代新词“零X”词族探微——兼论当代汉语构词方式演化的动因[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1期
2 陆俭明;;语言研究目的浅议——兼谈汉语应用研究有广阔的前景[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柯彼德;;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语法体系急需修改的要点[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玉华;瞿国忠;董春萍;;字母词在当代汉语中使用状况的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何海洋;;邵敬敏:现代汉语向当代汉语转型的参数和标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刁晏斌;当代汉语简缩词语四题[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林有苗;;关于“现代汉语”和“当代汉语”分期问题之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刁晏斌;;试论当代汉语新等义词[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6 刁晏斌;;释当代汉语中两组与“性”有关的新词[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栗臻;;当代汉语新词语特点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翁德云;;别字辨改[J];秘书工作;2005年12期
9 钱兴地;;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社会文化性探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郭伏良;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原因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苏新春;;当代汉语外来单音语素论[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世存;我在汉语的血液里[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龚丹韵;大学语文课改:汉语地位的再次聚焦[N];解放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罗敏 整理;对现代汉语的再认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2448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4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