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中国典籍翻译理论体系的建构——以明清传奇为例

发布时间:2019-03-29 11:01
【摘要】:本文以中国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类型明清传奇为例,探讨中国典籍翻译理论体系的建构。具体来说,本文以描述性翻译研究、翻译转换、以翻译为目的的文本分析、翻译规范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为理论基础,以扎根理论为基本方法,建立明清传奇英译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模式。
[Abstract]:Taking the legen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Specifically,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ransformation,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translation norms and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akes root-taking theory as the basic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mode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end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3期

2 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李书琴;钱宏;;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谷婷婷;语言变体与翻译——由《哈克贝恩·芬历险记》看语言变体的汉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徐婧;;从关联理论看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郭明静;;文化视域下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方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赵洪娟;孙志祥;;浅谈新时期加强翻译批评的重要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郑燕春;;文学翻译中的风格传译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黄文珍;;汉语意念主轴与英汉误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小林;曾东京;;浅谈《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的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璐夷;;从读者反映论见英译《西厢记》中的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储常胜;;语言与文化——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朱冰;;从释意理论看《酒国》中的比喻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传彪;;“望文生义”刍议[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张卫萍;;从关联理论谈戏剧会话中的别解翻译[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范剑文;虚拟社区社会分层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9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裕豪;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验证[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叶晶晶;重建文化亲缘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潘志娟;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卖花女》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郑岚;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新标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赵洪秀;从奈达功能对等看《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选民;话语的认知模式与翻译的文本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7期

2 武建国,庞人骐;论西方四大修辞学派的语篇建构观[J];外语研究;2002年04期

3 李经伟;多维视野中的语言与性别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王守元,苗兴伟;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5 骆贤凤;;翻译文化的建构与特点[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蒋坚松;彭利元;;文化语境与中国典籍翻译——关于一个研究课题的思考[J];中国外语;2006年02期

7 刘丽丽;;论写作教学中写作技能的心理建构[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皮方於;;再谈翻译标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S1期

9 蓝红军;;文化研究:翻译学科的发展方向或建构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吴子兴;;语文阅读教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廖海宏;;集合式网络词典中词条的文化信息建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俊峰;潘智丹;;MTI教育:中国翻译学科发展的契机[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许卫全;;从儒家“文道统一”的文艺观解读叶圣陶的“平衡”理论[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巍;;翻译学术语规范化的实践及效果反思[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邵敬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敏;鲁迅的语言思想及其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圣白;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乐小利;试论高校汉语文学俱乐部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谈晶晶;一个九岁儿童的语言知识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袁家兰;认知语境及其在语篇交际中的意义建构[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李传玲;翻译标准的解构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蓓蕾;隐喻概念的运作机制及其在语言知识解读和内化过程中的功能[D];扬州大学;2005年

6 唐贡如;幽默话语语用功能的性别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7 周慧;营造巴别塔的智者钱锺书[D];中南大学;2008年

8 薛云芳;试论应用写作主体素养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祝琳;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戴黎黎;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9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49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