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统统”句的语法语义考察

发布时间:2019-04-11 11:18
【摘要】:"统统"句中的谓语成分一般不能是单个动词。"统统"句不但要求谓语是有界的表达,而且一般也要求被全称量化的NP都是一个有指的、定指的成分。从语义上来说,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出现在"统统"之后作谓语,出现在"统统"之后的谓语动词常常是有消极语义的、大家不希望发生的词语,也有一部分是中性语义的词语,很少有积极意义的动词出现在"统统"后作谓词性成分。"统统"和其他修饰语共现时的顺序也各不相同。
[Abstract]:The predicate component of "all" sentence can not be a single verb. "all" sentence not only requires the predicate to be a bounded expression, but also requires that the NP which is quantized by the full name is a referential and definite component. Semantically, not all verbs can be used as predicates after "all," and predicate verbs that appear after "all" often have negative semantics, words that people don't want to happen. There are also some words with neutral meaning, and few verbs with positive meaning appear after "all" as predicate parts of speech. " The present order of all and other modifiers is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袁毓林;;“都”的加合性语义功能及其分配性效应[J];当代语言学;2005年04期

2 杨荣祥;“范围副词”中的功能差异——兼论副词次类的划分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徐杰;“都”类副词的总括对象及其隐现、位序[J];汉语学习;1985年01期

4 董秀芳;“都”与其他成分的语序及相关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5 董秀芳;;“都”的指向目标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周元琳;“(一)点儿”的语法功能和语用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7 唐爱华;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董晓英;三类特殊的粘着短语[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张健军;完句范畴的归纳及理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9期

10 徐志红;话说“就是”和“就是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邢红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鲁晓琨;;助动词“会”的语义探索及与“能”的对比[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张全真;;动词“算”的语义、语用及语法偏误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对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2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4 李肃宁;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谢钰;语法化和情态动词的完成形式[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7 崔明玉;三组持续类时间副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1年

8 王群;《醒世姻缘传》副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季安锋;时间副词“老”、“老是”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傅满义;儿童语言中的副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杰;“都”类副词的总括对象及其隐现、位序[J];汉语学习;1985年01期

2 王灿龙;为什么不能说“都以前……”[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3 周利芳;“都”表总括与表强调之间的内部联系[J];语文学刊;1993年05期

4 高明乐;试谈汉语“都”的定义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5 李艳;与范围副词“都”相关的一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2期

6 杨荣祥;现代汉语副词次类及其特征描写[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俞辉;;“统统”句的语法语义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45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5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9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