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测试与评价:从理论到实践

发布时间:2019-06-16 13:49
【摘要】:正语言测试与评价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它在我国外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毋庸置疑。本期专栏从近年来测试理论发展的一个侧面出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applied linguistics, positive languag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half a century, and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is beyond doubt. This column is drawn from one of th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st theory in recent years.
【分类号】:H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贻东;;《语言测试与评价》(第二版)述介[J];现代外语;2011年03期

2 黄大勇;;构建语言测试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J];现代外语;2011年03期

3 张静;;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概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4 徐世红;;大规模语言测试的道德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孙毅;;汉语“心”义族衍生的隐喻路径求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黄春霞;;语言测试的社会公平性问题的实证研究——汉语水平考试的DIF检验[J];湖北招生考试;2011年24期

7 王丽娟;;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韵律沙龙顺利举行[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8 袁周敏;;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9 张翠玲;;中国翻译考试现状分析及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10 张晓晖;;德国的中国诗歌翻译与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铭玉;;中国符号学研究二十年[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陈冰冰;;计算机化调适性语言测试:引领外语测试新方向[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肖劲松;;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反拔效应[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佑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国华;;对PSC测验有效度的验察[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盛男;李福印;;从“朝”与“暮”的词义演变看汉语语言及思想中的时间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宋欣桥;;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PSC)[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宋欣桥;;初议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基本素质与专业资格——兼析国家级测试员培训班学员问卷调查[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丽红;;PSC中“说话”项的题型分析和改进建议[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钱华;;PSC“说话”测试的学理依据与界域定位[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和裕;搭建桥梁“中间商”凸显不可或缺地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丹琨;法语联盟在中国[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3 高桂芳;教师普通话测试不达标原因分析[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教育部语信司;普通话水平测试在香港开展十年来的简要回顾[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刘 浜 李四平;麻城学习推广普通话结硕果[N];中国工商报;2004年

6 王秀旺;我省法院系统双语试点班民族语言测试工作结束[N];贵州民族报;2009年

7 记者井波、实习生郁萌;维吾尔语水平考试系统进入研发阶段[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王保纯;汉语教材已译成几乎所有语言[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昊;下半年汉语水平可考级[N];北京日报;2011年

10 记者张策 通讯员赵艾菁;本市研制出三项普通话测试新国标[N];天津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冰;完形填空在语言测试中的测量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闫蕾;高等汉语水平考试及其阅读测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秦杰;语言测试改革:在中国优化任务语言教学的关键[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崔长福;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妍;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语言测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张涛;伦敦学派语境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有春;中美双语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小英;数名结构的多角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曲鑫;计算机在语言测试中应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张晓冬;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测试构建的接口[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0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00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4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