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network language began to integrate into modern Chinese and became an organic part of modern Chinese. The network language is vivid, creative and convenient to write, but also in the network language, there are some vulgar, hidden and confused language, which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modern Chinese. Here we talk about the effect of network language on modern Chinese.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08级中文系;
【分类号】:H10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军;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6期
2 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语文建设;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元春;;校园bbs语言概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张云瑞;;论网络语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3 高青芝;;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韩莎;;解读火星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肖惠萍;;“程度副词+名词”的网络流行语言特点及发展趋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宋贝贝;路艳梅;;论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7 华学文;;网络语言规范化再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8 刘红梅;;浅析网络语言及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亚非;;基于文本的CMC语言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邹贤尧;文学批评偏至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冯务中;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3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俞敏华;形式的表象与深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安志伟;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昕;;试析网络语言的构词特征[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2 ;创造力[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3年10期
3 张皓;;从宝相花看造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4 向祖强;;创造力本质的再认识[J];大众心理学;2004年07期
5 周文文;;小议网络新词[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6 ;本期科目:语文[J];人生十六七;2007年Z1期
7 李思思;;浅析网络语言中的语言污染[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付晶;;网络语言的心理模型分析[J];大家;2011年17期
9 ;错误的网络语言[J];意林(原创版);2011年10期
10 刘璐;;网络语言的“双面性”[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昭;隋雪;任延涛;;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陈家吉;;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3 高歌;侯玉波;;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评价及其与思维方式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付秀君;张景焕;刘桂荣;;班级创新气氛对创造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桑标;俞佳;;正常与多动儿童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程黎;施建农;刘正奎;;儿童与成人智力与创造力的内隐认知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赵维燕;张景焕;;大学生专业知识,思维风格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钱美华;申继亮;王立娜;;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结构和量表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鲍齐新;;培养自信心 提高创造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庄严;亦忧亦患难取舍[N];吉林日报;2005年
2 姚玉成;网络语言 我们能拒绝吗[N];北京日报;2000年
3 朱茂文;网络语言令父母头痛[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吴红英;面对习作中的网络语言[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金振邦;网络语言,,关注还是漠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黄小英;关注网络语言[N];福建日报;2000年
7 梁睿 陈建栋;网络语言要规范[N];光明日报;2002年
8 陆文军;让网络语言留在网络[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丹 实习生 王成健 ;“闯进生活”的网络语言[N];湖南日报;2004年
10 鲍晓倩;请对网络语言多一点儿耐心[N];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邓磊;邓小平社会主义形象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林大梓;西方自画像艺术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关涛;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巩晓亮;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薛玉品;个人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10 丁勤;清高宗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强;网络语言与中学生用语用词规范性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游;网络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瑾;汉英网络语言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阳;俄语网络语言的修辞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帆;“火星文”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文婷;网络语言的符号生成方式及其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克花;从“贾君鹏现象”看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王玮;动态语境视角下的网络语言变体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陶金;基于中英文实例的网络语言社会语言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05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0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