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范畴的自组织性——范畴本质的后现代研究之三

发布时间:2019-08-28 15:24
【摘要】:本文指出,范畴是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竞争和协同作用下,通过非线性涨落达到新的有序结构,并且不断地向更高级的有序方向进化,具有自组织性。其具体机制表现在:1)范畴系统内部若干子系统集体运动的局部涨落,是其进化的内部根据;2)范畴子系统之间同化与被同化关系的协同作用,是其进化的微观机制;3)范畴系统与语境之间大量交换信息的相互作用,是其进化的外部条件。范畴系统具有以下自组织性特征:自相似性、嵌套性、不可逆性和不可预测性。范畴系统的非平衡态贯穿于范畴进化①的始终,在复杂性科学发展的后现代语境下只有在范畴的主体性、内部条件以及外部条件的统一中,才能全面把握范畴进化的条件和机理,认识范畴的本质特征。
【图文】:

微观图,非线性作用,涨落,微观


系统形成了一个家族群落,围绕着“手的动作”这个原型,通过转喻、隐喻等手段形成了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枝状分叉”式家族树,如图1所示:图1  枝状分叉即是在非线性作用下某些微观随机的涨落参量达到一定临界阀值时通过巨涨落产生的分形(详见3.1)这也是混沌的表现,因为在系统中,只要从稳定状态产生三次分叉,就会出现混沌(A·布多,1992)。给范畴的涨落分叉发出指令的机制是范畴的非线性作用,也只有在非线性作用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不同状态引起相同的结果,或者相同的初始条件导致不同的结果的复杂情况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原型范畴理论再研究”(项目编号:08SJD74000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及其解决方案”(项目编号:V0867-12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夏水;混沌对机械决定论自然观的冲击[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1期

2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胡志强;论力、能量和熵的概念在基础物理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刘光明;《颜氏家训》的被动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胡志强;力、能量、熵及其相互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黄京飞,刘次全,王莹;分子进化研究:Ⅱ.5SrRNA序列的分形与分子进化的关系[J];动物学报;1992年03期

9 力量;肖应平;;“得”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10 李忱,李颖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机制的系统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荣光启;;句法转换:从古典诗到白话诗[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其智;;“由”字句的语篇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赵爱武;;《诗经》“有+S”式考辨[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张玉海;;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金沙能源系统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初探[A];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3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8 刘爱杰;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任锦鸾;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佘震宇;复杂经济系统演化建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尊峰;英汉动结结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武锁庆;人地协同进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3 于峻嵘;《荀子》句式考察[D];安徽大学;2001年

4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颖;针刺操作对人体协调度(相干度)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1年

6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章文静;江淮方言、汉语普通话和英语标准发音语音体系的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勇;从汉语被动结构的演变看汉语注重话题的语言类型特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9 张忠维;涌现及其内在机理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洪儒;试论语词层级上的说话人形象——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一[J];外语学刊;2005年05期

2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3 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4 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建丹;混沌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0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30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