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尸子》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4 10:21
【摘要】:《尸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杂家著作之一,由晋国学者尸佼所著,其内容方面包含儒家、墨家、道家等各家各派的思想内涵,语言方面则体现上古汉语的特点。前辈学者对《尸子》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尸子》的整理译注、《尸子》思想学派的归属、《尸子》各个辑佚本之间的比较、《尸子》文中的训诂研究以及尸佼的思想等方而,而对《尸子》这本书本身的语言‘特色尤其是词汇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 《尸子词汇研究》一文对《尸子》词汇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共时描写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尸子》的单音词、复音词和词义训释进行描写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绪论先对尸佼及《尸子》作简要介绍,概述选题的缘山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论证《尸子》词汇的语料价值和研究意义,并对文中所引《尸子》语料作版本说明。 第一章《尸子》单音词研究,穷尽性地统计各个词类的单音词,对其中的名词作重点分析,首先按照词汇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分为十四大类,并作具体研究,识此考察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词汇的影响,概括出单音词具有多义性、丰富性、继承性和能产性等特点。同时对单音词中的词义关系,即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分别作出探讨。 第二章《尸子》复音词研究,首先借鉴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尸子》词汇的实际情况,确定复音词的判别标准,以此为基础统计和整理出《尸子》所有的复音词。从结构成分角度逐个分析其中的复音词,量化各种类型复音词在《尸子》中的运用情况,在词汇数量上,偏正型复音词和联合型复音词占绝对优势,述宾型复音词次之,主谓又次之,述补尚未出现,体现复音词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第三章《尸子》词义训释研究,内含大量词义训释材料是《尸子》语言最富特色的一点,本章从词义训释体式、训释术语和训释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对训释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三者在《尸子》已初具体系。 最后的结语部分主要对上述的研究作出总结,并指出《尸子》词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3 程湘清;试论上古汉语双音词和双音词组的区分标准[J];东岳论丛;1981年04期

4 程湘清;汉语史断代专书研究方法论[J];汉字文化;1991年02期

5 张凯;;《尚书》双音节名词研究[J];汉字文化;2007年05期

6 王作新;汉语复音词结构特征的文化透视[J];汉字文化;1995年02期

7 徐文武;;《尸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学派属性[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徐文武;《尸子》辨[J];孔子研究;2005年04期

9 刘世俊;论训诂与判断句[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张守艳;;《离骚》复音词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车淑娅;《韩非子》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鲁六;《荀子》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唐德正;《晏子春秋》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文锋;《尸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存周;《大戴礼记》词汇研究[D];广州大学;2006年

3 黄现慧;《周易》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彦霞;尸子合辑校注译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31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31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