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22:02
本文关键词: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话语标记是口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考察汉语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的功能。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综述。梳理话语标记的研究历史,总结“你看”的研究现状,介绍本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话语标记的界定。话语标记的功能包括语篇连贯与认知关联功能,由此话语标记可定义为具有连接作用、标示语气的语用性成分。根据连接的话语项之间的关系,话语标记可以分为衔接性话语标记、转换性话语标记、溯源性话语标记、注释性话语标记、对比性话语标记、评价性话语标记、推论性话语标记和补充性话语标记。 第三章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的语篇连贯功能。话语标记“你看”与实义动词、认知情态标记有很大的不同。语篇结构主要包括:“你看”、说话人的观点和认识S1、说话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所申述的理由S2,这3个成分在语篇中有6种使用模式:S1+你看+S2、你看+S2+S1、S2+你看+S1、你看+S1+S2、你看+S1、你看+S2。 第四章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的认知关联功能。说话人利用“你看”介引最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引导听话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其认知关联功能主要表现为4大类8小类:话语提示(提示新话轮、提示新话题)、话语强调(强调依据、强调结果)、交互认知(告知、求同)、消极表态(嗔怪、调侃)。 第五章话语标记“你看”的相关变体及形成动因。相关变体包括“你看”的重叠式、“你看+代词”、“你+否定词+看”。其中,前两种主要是消极表态功能;“你没看”和“你不看”语用功能类似于“你看”;“你别看”标示话语交际者的出乎意料。主观化是话语标记“你看”主要的形成动因,体现为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认识。 第六章结语。归纳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并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话语标记 “你看” 语篇连贯 认知关联 语用变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 话语标记研究简述11-15
- 1.1 国外话语标记研究11-12
- 1.2 国内话语标记研究12-15
- 2 话语标记"你看"研究概述15-18
- 2.1 "看"的研究16-17
- 2.2 "你看"的研究17-18
- 3 本文的研究内容18-19
- 3.1 目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18-19
- 3.2 本文的研究内容19
- 4 本文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9-22
- 4.1 理论基础19-21
- 4.2 研究语料来源21-22
- 第二章 话语标记的界定22-31
- 1 名称的确定22
- 2 话语标记的性质和功能22-25
- 2.1 话语标记的性质22-23
- 2.2 话语标记的功能23-25
- 3 话语标记的定义25-26
- 3.1 现有的定义25
- 3.2 我们的看法25-26
- 4 话语标记的分类26-31
- 4.1 现有的分类26-28
- 4.2 本文的分类28-31
- 第三章 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的语篇连贯功能31-43
- 1 "你看"的功能分类31-36
- 1.1 实义动词31
- 1.2 认识情态31
- 1.3 话语标记31-32
- 1.4 话语标记的确定32-36
- 2 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的分布和结构形式36-40
- 2.1 A式:S1+你看+S236-37
- 2.2 B式:你看+S2+S137-38
- 2.3 C式:S2+你看+S138
- 2.4 D式:你看+S1+S238-39
- 2.5 E式:你看+S139
- 2.6 F式:你看+S239-40
- 3 相关问题探讨40-43
- 3.1 "你看"的优势位置40-41
- 3.2 "你看"与S1、S2的相对位置41-42
- 3.3 "你看"的使用与语体的关系42-43
- 第四章 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的认知关联功能43-51
- 1 话语提示功能43-45
- 1.1 提示新话轮43-44
- 1.2 提示新话题44-45
- 2 话语强调功能45-46
- 2.1 强调依据46
- 2.2 强调结果46
- 3 交互认知功能46-48
- 3.1 告知47
- 3.2 求同47-48
- 4 消极表态功能48-51
- 4.1 嗔怪48-49
- 4.2 调侃49-51
- 第五章 "你看"相关结构及形成动因51-61
- 1 话语标记"你看"的变体形式51-56
- 1.1 "你看"的重叠形式51-52
- 1.2 "你看+代词"结构52-54
- 1.3 "你+否定词+看"结构54-56
- 2 "你看"及相关形式的形成动因56-61
- 2.1 说话人的情感57
- 2.2 说话人的视角57-58
- 2.3 说话人的认识58-61
- 第六章 结语61-64
- 1 本文的研究内容61-62
- 2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2-64
- 参考文献64-68
- 后记6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晋小涵;现代汉语实据性的认知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振翔;《雷雨》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娜;“你+感官动词”类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及形成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严川;“你V”类话语标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于春;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董峥;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的主观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娟娟;微博中话语标记语“好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