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韩国学生使用汉语介词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18 16:05

  本文关键词:韩国学生使用汉语介词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汉语语法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一特点决定了虚词在汉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虚词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一般不易体会,加之用法灵活,一个虚词往往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因此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介词在汉语虚词中数量多,应用广,是汉语虚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韩国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介词用错的现象,而以往专门针对一个国家的学生在运用介词中出现的偏误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我们决定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探讨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般规律,重视对韩国学生教学的个性特点,应当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在中介语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了偏误分析法,对韩国学生使用介词时出现的偏误用例(主要按偏误类型)进行了分析。 我们首先在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搜集到的大量语料进行细心筛选,尽量剔除“失误”而不是“偏误”的句子,然后对筛选后的偏误用例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先对偏误用例进行了总体的分类说明,然后又对几个常用介词的偏误进行了分类说明。分析时,我们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本族人习焉不察而韩国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说明,并给出了正确的例句。 在对偏误用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产生偏误的根源,主要是母语负迁移、所学有限目的语的干扰和教学引导不足。 最后我们根据以上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对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提高对韩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希望这些分析将有助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介词 偏误分析 韩国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1 引言6-12
  • 1.1 关于介词6
  • 1.2 介词研究概况6-9
  • 1.2.1 介词本体研究情况介绍6-7
  • 1.2.2 介词偏误研究情况介绍7-9
  • 1.2.2.1 偏误与偏误分析7-8
  • 1.2.2.2 介词偏误研究成果8-9
  • 1.3 介词偏误研究目的与意义9-11
  • 1.4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11-12
  • 1.4.1 研究范围11
  • 1.4.2 语料来源11-12
  • 2 韩国学生介词偏误类型与分析12-17
  • 2.1 介词误加12-13
  • 2.2 介词遗漏13
  • 2.3 介词的位置不当13-14
  • 2.4 介词的误用14-15
  • 2.5 汉语特殊句式中介词短语的构建偏误15-17
  • 3 几个常用介词的偏误分析17-26
  • 3.1 介词“在”的偏误分析18-21
  • 3.1.1 “在”的遗漏偏误18-19
  • 3.1.2 “在”的误加偏误19-20
  • 3.1.3 “在”的错序偏误20-21
  • 3.2 介词“从”的偏误分析21-22
  • 3.2.1 “从”的遗漏偏误21
  • 3.2.2 “从”的误用偏误21-22
  • 3.2.3 “从”的错序偏误22
  • 3.3 介词“跟”的偏误分析22-24
  • 3.3.1 “跟”的遗漏偏误22-23
  • 3.3.2 “跟”的错序偏误23
  • 3.3.3 “跟”的误用偏误23-24
  • 3.4 介词“对”的偏误分析24-26
  • 3.4.1 “对”的遗漏偏误24
  • 3.4.2 “对”的误用偏误24-26
  • 4 介词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26-29
  • 4.1 母语的负迁移26-27
  • 4.2 目的语的泛化27
  • 4.3 教学引导不足27-29
  • 5 避免偏误的教学对策29-34
  • 5.1 根据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进行教学29-30
  • 5.1.1 了解韩国语的语法29
  • 5.1.2 了解韩国学生的学习难点29-30
  • 5.2 情景教学法30-31
  • 5.3 归纳法和演绎法灵活运用31
  • 5.4 对比法教学31-32
  • 5.5 从对外汉语的角度考虑教学32-33
  • 5.6 加强对常用介词的教学分析33-34
  • 6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介词表“进行”的用法[J];Reading and Composition(Junior High)(English);2011年Z2期

2 王松海;;怎样才能across或through[J];初中生必读;2010年12期

3 唐桂芬;;浅析貌似分词的介词和连词的用法[J];青苹果;2006年11期

4 邓利明;;谈谈介词带复合宾语[J];青苹果;2003年10期

5 刘明佳;;日本学生可能表达习得偏误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贾琼;;法语用法类似介词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7 杨华梅;;维吾尔族学生使用交互动词偏误分析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于康;;日语偏误分析(1) “津波、台槰などの言処をまず思い浮かぶ”错在哪儿[J];日语知识;2011年07期

9 张全生;何真;;中亚留学生汉语副词“才”和“就”的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10 董华荣;郑培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法学习中的偏误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姚春花;张国平;;“毋吾以也”释义商榷[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3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程媛媛;;认知框架下的介词探微[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张金生;;介词意义的网络结构模式评述[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栋臣;;介词“关于”与转发性公文标题的拟制[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10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东友;介词的妙用[N];文汇报;2004年

2 周立军 李冲;“由于”兼属介词和连词[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3 郁洪千;每周一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张仲景医学院 沙涛邋沙恒玉 刘维庆;《黄帝内经》的九种凝固句式[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范庆元;瞄准标志词 辨病快又准[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祝汉群 城区新城中学;分析高考题,,探讨语法填空的解题策略[N];汕尾日报;2011年

8 赵艳红;让情景“呈现”于教学中[N];科技日报;2003年

9 培泉;《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领域的又一部力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10 马庆然;诊断病句十注意[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恩华;“V到+NP、V在+NP”的句法语义汉韩对比研究及其理论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王鸿滨;《春秋左传》介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小海;‘义项’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番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魏兆惠;周秦两汉连动式的发展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正红;韩国学生使用汉语介词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金花;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高晓玲;儿童语言中的主体格、客体格、邻体格介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云汉;介词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隐喻视角下的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谭鉴琴;介词语义网络的典型视角[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余敏;介词“往”“朝”“向”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尚红;《三国志》介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欧慧英;同义介词“从”和“由”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陈德峰;基于《红楼梦》及其翻译对介词“在”和“in”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付琨;介词框架“PpAu(来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韩国学生使用汉语介词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4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0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