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说文解字》所收度量衡量词简论

发布时间:2019-11-13 18:25
【摘要】:我国度量衡起源很早。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说文解字》所收度量衡量词大致包括长度单位量词、地积单位量词、容量单位量词、重量单位量词等。其说解简明扼要,溯源穷流;有点有面,各成系统;既言汉世规章,又述周代古制。《说文解字》对所收度量衡量词的说解,充分反映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J];考古与文物;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宗澈;《史记》量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练军;居延汉简量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李忠萍;;浅析《吕氏春秋》蕴含的文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李先华;《说文段注》词义考释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郭学信;论包拯崇拜的文化心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祁家能;;从“文化”到“文化生产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吕建辉;《说文解字》训释语中双音词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林雅贞;章之文;;谈辞典编纂时应剔除文意训诂[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吕淑梅;魏珍珍;;观照包装设计文化[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徐送迎;;试论《风》之始“二南”与《关雎》[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5 闫朦;;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郭洁;;论文化与人类发展和音乐教育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刘波;治安社会化思想与模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D];四川大学;2002年

6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贤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熙民;生命节奏——宗白华美学的形上感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军;对我国人生信仰几个问题的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晓钢;论网络时尚对青年人生观的影响及其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岚;张心(氵山一王攵)与《伪书通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农时敏;文化视角中的中美广告语言及其对比[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叶茜;桂林文化底蕴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发明;语文学科性质的演绎与汉语文教育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银;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李力;谈谈汉语量词的文化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王克陵,徐肇忠;从“封疆”之义探西周时期的土地测量[J];测绘学报;1989年04期

4 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年01期

5 魏德胜;《敦煌汉简》中的量词[J];古汉语研究;2000年02期

6 李若晖;殷代量词初探[J];古汉语研究;2000年02期

7 殷国光;上古汉语中数词计动量的两种位置的比较[J];古汉语研究;2002年01期

8 张延俊;也论汉语“数·量·名”形式的产生[J];古汉语研究;2002年02期

9 蒋宗霞;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及其发展趋势[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10 魏桂英;义素脱落:语义演变的最初状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向毅;名量词在唐代的新发展[D];西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海芳;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分析——关于《说文解字》对青、白、赤、黑的说解[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2 申红玲;;《说文解字》中的妊娠生理及胚胎学知识[J];语文学刊;2006年01期

3 雷黎明;;试论《说文解字》小篆中的对称字[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康国章;;许慎对今文经学的批判与吸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卢艳琴;;《说文》误释的部分考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6 任晓彤;;浅析《说文解字》中所收方言词的地理层次[J];语文学刊;2007年04期

7 王欢;;浅谈《说文解字》贝部字的文化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吴燕;;依声解字之妙——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声训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9 牛亚丽;杨超;;《说文解字》颜色词的文化阐释[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梁伟;;《说文解字》中“木”部字释义方式初探[J];语文学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德平;;《说文解字》引《周易》异文校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王帷韬;;《说文解字》叠文探微[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俞丽伟;;《说文解字》所见中国古代城市的文化特征[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陈志云;;《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满华;;说“东”道“西”[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6 李开;;《说文解字》“物”字释义中的《易》学文化考论[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7 王崇;;试说“心”字[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8 孟坤雅;;声旁能不能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发挥作用?——声旁问题的再考察[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9 沈康年;;《古文字诂林》数据库[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孙S醎,

本文编号:2560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60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