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介词“把”的构句机制及情景语义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01:14
【摘要】:“把”字句作为现代汉语中基本句式之一,因其缤纷复杂的句法结构和句式语义而备受学术界瞩目。本文以介词“把”为研究对象,从标记理论的角度,对“把”字句的句式结构及语义研究进行了研究。首先探究了促使其成为介词标记的动因,通过对其语法化历程的研究,得出不同时期“把”的标记功能也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标记功能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句法结构。其次,运用情景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北大语料库中收集的1410个语料进行了情景语义分析,总结出“把”标记不同的情景参与者,对应的情景语义模式也不同。最后,通过历时和共时两个不同的层面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把”字句的句式结构、句式语义的变化和“把”的虚化是同步的,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把”字句就像一颗绚丽夺目的珍珠,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智慧。本文以服务于中文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为出发点,通过对介词“把”的构句机制和情景语义进行研究,进而研究“把”字句句式语义与“把”的虚化之间的关系。 绪论部分简要概括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介词“把”的构句功能及句式语义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结构。 第一章从“把”的语法化入手,分别从“把”的语义基础、句法环境的变化、“将”与“把”的竞争等三方面研究了促使其发展成为介词标记的动因。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把”的标记功能及相对应的“把”字句句法结构。 第二章主要从“把”的凸显焦点功能、“把”对动词的限制、“把”对否定词位置的限制等三方面对介词“把”的构句功能进行了研究。 第三章运用情景语义学相关知识及其研究方法,再次分析了“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语义特点,研究表明“把”标记不同的情景参与者,对应不同的情景语义模式。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系统总结,得出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并指明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2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3 叶向阳;“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4 王红旗;“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J];语文研究;2003年02期

5 蒋绍愚;《元曲选》中的把字句──把字句再论[J];语言研究;1999年01期

6 石毓智;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趋势和动补结构的诞生──语音变化对语法发展的影响[J];语言研究;2002年01期

7 石毓智;;处置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J];语言研究;2006年03期

8 吴福祥;再论处置式的来源[J];语言研究;2003年03期

9 张旺熹;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J];汉语学习;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2567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67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