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昌徐型看官话方言间的近缘关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静;;《中原音韵》与中原方音语音特点的比较研究——再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J];古汉语研究;2006年01期
2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3 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9年04期
4 高葆泰;宁夏方言的语音特点和分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5 刘勋宁;;再论汉语北方话的分区[J];中国语文;1995年06期
6 王洪君;;《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的分合及其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7年01期
7 王临惠;晋南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研究[J];语文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桑宇红;中古知庄章三组声在衡水市的读音类型[D];河北大学;2001年
2 董岩;大连方言语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燕;河北望都方言的语音特点[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李蓝;“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的汉语方言问题[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3 孙立新;关中方言的词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陈忠敏;上海地区方言的分区及其历史人文背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5 贺巍;钱曾怡;陈淑静;;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6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7 张惠英;广州方言词考释(二)[J];方言;1990年04期
8 谢留文;重读《临川音系》[J];方言;1999年03期
9 唐湘晖;湖南桂阳县燕塘土话语音特点[J];方言;2000年01期
10 王福堂;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归属[J];方言;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俐李;;东干语、焉耆话、关中话同源异境之百年演化[A];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丘学强;粤、琼军话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燕来;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唐伶;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中华;黄运水灾与晚清山东社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国栓;安国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郭玉贤;桂林市穿山乡平话[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杨希英;桂林市朝阳(西村)平话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桑宇红;中古知庄章三组声在衡水市的读音类型[D];河北大学;2001年
6 包旭玲;灵宝方言语音的演变及其规律[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张呈柱;东明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同军;敦煌变文的语音系统[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白静华;大荔方言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10 袁慧;邵阳长乐袁姓话及其变迁的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燕;河北望都方言的语音特点[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3 贺巍;;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3期
4 贺巍;钱曾怡;陈淑静;;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5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6 黄雪贞;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J];方言;1987年02期
7 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9年04期
8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9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10 沈明;;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风岚;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刘雪霞;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国栓;安国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桑宇红;中古知庄章三组声在衡水市的读音类型[D];河北大学;2001年
3 黄卫静;河北方言的尖团音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霜;大长山方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洪小熙;蓬莱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杨建芬;蠡县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董岩;大连方言语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向东;;陕北吴堡东王家山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2011年03期
2 范慧琴;;晋语定襄话入声字演变的语音实验[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3 韩东;;山西盂县方言的“圪”字研究[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4 黄灵燕;;开口呼字的声母在清末官话和现代方言中的分化[J];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5 郭春香;;“蓬黄长方言”中的“奚”字句[J];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6 潘玉坤;;也说“其与几何”[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7 徐小兵;;从语音角度看江苏泰兴方言的局域特征[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陈长书;;从《国语》看先秦汉语词素的发展[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9 秦文;;“炎黄子孙”称谓的来龙去脉[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10 苏振华;;《国语》双宾语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建莉;;内蒙古凉城方言中的古语词选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游汝杰;;汉语方言竞争力比较(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李丽;;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饮食词语之命名理据研究[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柳春;于洪志;李永宏;武光利;;甘肃临夏方言回腔元音格局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曾晓渝;尹世玮;;语言深度接触现象的认识问题——以海南三亚回辉话为例[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6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谭旭;山西方言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罗静;南大教师获“青年语言学家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方言时尚与地方色相[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蔡虹;普通话推广大潮:方言的挣扎[N];北京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毛帽;耕耘在方言的田野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王忠明;开采安康方言富矿正当时[N];安康日报;2011年
7 刘新中;詹伯慧:“爱”字当头做学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瑶;官话方言方位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孙小花;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俊s,
本文编号:2577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7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