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动词附加成分-bu的语义及句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08:40
【摘要】:满语动词的附加成分-bu翻译成汉语可以有“使、被、令、教(叫)、让、给”等含义,是一个显性的使役或被动标记。本文依据清代官修满文词典《御制增订清文鉴》中满语动词的满语释义内容,结合清代中后期文献中的满语语料,从构词和构形两方面探讨了-bu的语义及句法功能。本文共分四章,每一章有其相对独立的主题,循序渐进,前一章作为后一章分析的基础,为后者提供了理论和语言事实的铺垫。以下简要介绍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并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语言存在一个共性,使动态和被动态附加成分的形态相同,所以都需要结合当前的语境和句子中的格标志来判断其语义和句法属性。其次介绍了本文所依据的理论,语言类型学理论和形式语言学的最简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将满语动词进行合理的分类,再针对不同类别的动词分别研究其句法特征。最后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语料、研究方法、满文拉丁转写方案和语法标注系统。第二章首先讨论了-bu及其特殊形式-mbu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便后文集中讨论-bu,不用再额外说明-mbu的情况。与-bu相比,-mbu的出现与词根的语音特征密切相关。满语动词的完整体附加成分一般为-hA,而-mbu的词根大多是完整体为-kA的动词,或是以n结尾的名词。其次根据《御制增订清文鉴》中V-bu-型动词的满语释义内容,结合清代满语教材和文献语料,讨论了-bu作为使动态和被动态构形成分、构词成分的语义和基本句式。根据动词的句法结构特征,-bu的句法功能可以归纳为两项——使动态构形成分和被动态构形成分。除了单纯的句法功能,-bu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使用,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提供“使”或“被”的语义,衍生出新词,但不改变动词的论元结构。另一种情况则是杂糅了语义和句法两种功能,会衍生出新词,动词的论元结构有变化。另外参考蒙古语动词语态的叠用情况,本文认为满语的-bu也可以依序叠加使用,一个动词可以先变成被动态动词,再叠加使动态成分,最终构成使被动态动词。但是由于被动态和使动态成分都是-bu,所以在形态和语音层面上只出现一个-bu,使被动态的作用体现在句法层面。所以满语动词的态(voice)并不单纯体现在动词的形态之上,而是体现在整体的句式上。再次根据具体动词的论元结构,本文将满语动词分为三大类,一元动词、二元动词和三元动词。再根据动词附加成分-bu的作用和Permutter(1978)关于不及物动词的非宾格假说细分为:①一元非作格动词(普通不及物动词)V_1-;②一元非宾格动词,有V_1.非宾格-和V_2·bu_(PASS)-两种形态,句法结构相同,归为一类;③一元被动态动词V_2-bu_(PASS)-;二元动词分为:④二元主动态动词,有 V_2-和 V_2· bu_(PASS.CAUS)-两种形态,句法结构相同,归为一类;⑤二元使动态动词V_1-bu_(CAUS)-;⑥二元使被动态动词V_2-bu_(PASS.CAUS)-;⑦三元双宾语使动态动词V_2-bu_(CAUS)-,所以满语动词至少可以分为以上7个小类。最后总结了其中6种由附加成分-bu构成的动词及其常见句式。第三章根据动词的基本论元数量,由少到多,依次探讨了以上6种具有代表性的由-bu构成的动词的句法结构。分析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bu作为构词成分可以作用于词库,构成2种动词,将普通的二元及物动词V_2-变为一元非宾格动词V_2 · bu_(PASS)-,或二元主动态动词V_2 · bu_(PASS.CAUS)-。第二,-bu作为构形成分,相当于一个轻动词,作用于句法结构中,能够构成4种动词,将普通的二元及物动词V_2-变为一元被动态动词V_2-bu_(PASS)-,二元使被动动词V_2_bu_(PASS.CAUS)_和三元双宾语使动动词V_2-bu_(CAUS)-,将普通的一元非作格动词V1-变为二元使动态动词V1-bu_(CAUS)-。第三,无论是构词成分还是构形成分,被动态的-bu会使原来的动词丧失域外论元,即论元数量减少一个,施事成分受到抑制,域内论元被迫移位到指示语位置,导致原来的受事成分获得主格,成为主语。而使动态的-bu则会增加一个新的论元,作为域外论元生成在外层指示语位置,题元角色为致使者,作主语。第四章首先总结前文,概述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附加成分-bu能够表达使动、被动、使被动三种含义,可以作用于词库或句法推导过程。最后分析了本文中的不足,探讨了满语动词继续细分以及深入研究的可能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221
本文编号:2624515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哈斯巴特尔;;满语动词词缀-bu的构词意义和使动意义——以《满洲实录》为例[J];满语研究;2012年01期
2 何晓炜;钟蓝梅;;最简方案下英汉中动结构的生成研究[J];现代外语;2012年01期
3 朱怀;;事件结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J];外语学刊;2011年06期
4 斯钦朝克图;;论蒙古语动词语态的特点[J];民族语文;2011年02期
5 道布;;蒙古语动词“态”语缀探析[J];民族语文;2007年05期
6 张美兰;;近代汉语使役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石定栩,胡建华;“被”的句法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624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2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