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雅》训诂学专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5:56
【摘要】:《别雅》清吴玉d"著,原名《别字》,因其体例和《尔雅》前三章中的“释诂”“释言”“释训”相仿,由其好友王家屃易名为《别雅》。全书共分为五卷,收录了词条1260组,共3127个不同的异体字或别字。对于《别雅》一书,无论是在训诂学、音韵学还是文献学方面都有着重要贡献。笔者将通过对《别雅》训诂内容、体例以及训释材料等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探究其价值,彰显其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第一是《别雅》的编纂体例。《别雅》作为一部仿雅之作,首先,在编排顺序和训释方式上笔者将通过与《尔雅》的比较,分析其存在哪些不同,如不分类别按韵依次编排,训释上采用互训的方式等。其次,逐个探究《别雅》各篇的条目,划分出吴玉d"在归类时的特殊之处,如:同声异字意义相同的词条或意义不同却含有相同通假字的词条纳入一整条,韵同字近的异形词就近排列和前后不相邻的两条或多条之间互相为证的特殊编排顺序。最后,论述了《别雅》的体例结构。第二是《别雅》的内容分析与训诂术语。针对《别雅》的训释内容从词义解释、标注读音、校勘整理等方面逐个分析。其次,《别雅》收录了大量古书或石刻中的异文别字,但是并没有将这些字或词的关系划分归类。在这一部分中,本论文将针对这些字词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互为古今异体关系,二是互为古音通转关系,三是互为同义同源关系,并对这些类型的词条做出解释和分析。最后,论述了吴玉d"在解释释词时所用的训诂术语,分为释例术语、词义术语和注音术语三类。第三是通假字本字考。首先,论述了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在明辨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别雅》一书中出现的通假字探求其本字,对于词条中包含本字的不做过多解释,对于词条中没有本字的先列出其本字,并作出正确的分析。第四是《别雅》的训释材料分析。《别雅》与其他仿雅著作不同,《别雅》兼具对释词的解释,这些解释同样是《别雅》一书的重要内容。最后,本文将针对这些文献材料与金石材料,参考《别雅订》、《别雅集证》的补充与修正,考察其训释内容价值与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1.5
本文编号:2727565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生玉;;吴玉d"《别雅》及其成就[J];辞书研究;2015年06期
2 杨艳利;;《别雅》训诂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卢烈红;;古今字与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关系[J];语文知识;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单纪珍;《叠雅》训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巩运玲;《比雅》训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柳;《埤雅》语词训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4 欧亚青;《通雅》训诂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5 王利花;雅学研究综述[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7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2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