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口语副词后置的多角度考察
发布时间:2020-07-29 22:42
【摘要】:现代汉语口语副词后置在现代汉语的日常口语交流中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语言现象。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专门研究汉语副词后置的文章还很少,前人主要集中在对易位句这一大的语言现状进行分析,并且主要集中在书面语中,对口语的关注还不多。对专门口语副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某个副词的描写上,对其它副词很少提及,这不利于我们对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后置副词的整体把握。本文重点对后置副词进行了多角度的分类,考察哪种类别的副词发生后置的情况多,哪些不容易后置,分析了副词后置句的前置部分和后移部分的语音停顿问题,以及对现代汉语口语副词后置现象作了语义分析。本文首先对所搜集到的1000条符合要求的语料进行穷尽性的统计分类,主要是从副词的类别角度;有无先行词;是单个副词后置,还是多个成分后置;句类角度出发来对语料进行分类,描写,通过对语料的分类本文发现所搜集的现代汉语口语副词后置句以单个副词后置的情况占绝大多数,并且语气副词后置的情况最多,在副词与其它成分一起后置时,以副词和判断动词一起后置的情况占多数,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更容易和其它成分一起发生后置。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口语副词后置句的语料发现副词后置句的前置部分和后移部分绝大多数是没有语音上的停顿的,后置副词要轻读。只有疑问性副词后置句的后移部分和前置部分是有停顿的,后置副词要按照词语本来的读音读,这是疑问性副词后置句的后置副词为突出疑问句疑问语气的结果。在语义平面上,本文通过对具体语境中的例子的观察可以发现,副词后置句的语义重心在句子的前置部分,后移部分主要起追加、补充的作用,并且后移部分在句子中的语义强度是不同的,陈述性副词后置句和一般疑问性副词后置句的后移部分所起到的追补作用的语义强度弱,反问性副词后置句中的后移部分所起到的强化、突出作用的语义强度强。本文也因此推断出,汉语副词后置句的前置部分具有语义上的自足性,后移部分具有补足性的语义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图文】:
先行词的副词后置重现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情况如下:图 2-5 无先行词的副词后置重现统计情况根据图2-5可以看出在没有先行词的副词后置重现中,后置语气副词有 523
图 2-8 单个副词后置的后置副词统计情况根据图 2-8 可知单个副词后置的副词后置句中发生后置的副词小类由多到少依次为语气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情态副词。在 822 个单个副词后置的副词后置句中后置的副词所占比例情况是,语气副词有 450 个,占比约为 55%;时间副词有 270 个,占比约为 33%;范围副词有 54 个,占比约为 66%程度副词有 18 个,占比约为 22%;情态副词有 1 个,占比约为 0.1%。所以在单个副词后置的副词后置句中,语气副词发生后置的频率最高。四、从句类的角度对副词后置句进行分类所谓句类就是对句子的表达功能进行语用价值的分类。在这里本文主要根据语气所表达的用途来进行分类,这也是句子进行语用分类中最重要的分类。本文根据语气对汉语口语副词后置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陈述性副词后置句和疑问性副词后置句。下面本文将对这 1000 条语料进行句子的分类统计。筛选统计这 1000 条语料得出汉语副词后置句中有陈述句和疑问句两类,其
本文编号:2774600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图文】:
先行词的副词后置重现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情况如下:图 2-5 无先行词的副词后置重现统计情况根据图2-5可以看出在没有先行词的副词后置重现中,后置语气副词有 523
图 2-8 单个副词后置的后置副词统计情况根据图 2-8 可知单个副词后置的副词后置句中发生后置的副词小类由多到少依次为语气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情态副词。在 822 个单个副词后置的副词后置句中后置的副词所占比例情况是,语气副词有 450 个,占比约为 55%;时间副词有 270 个,占比约为 33%;范围副词有 54 个,占比约为 66%程度副词有 18 个,占比约为 22%;情态副词有 1 个,占比约为 0.1%。所以在单个副词后置的副词后置句中,语气副词发生后置的频率最高。四、从句类的角度对副词后置句进行分类所谓句类就是对句子的表达功能进行语用价值的分类。在这里本文主要根据语气所表达的用途来进行分类,这也是句子进行语用分类中最重要的分类。本文根据语气对汉语口语副词后置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陈述性副词后置句和疑问性副词后置句。下面本文将对这 1000 条语料进行句子的分类统计。筛选统计这 1000 条语料得出汉语副词后置句中有陈述句和疑问句两类,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伯江;;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J];汉语学习;2011年02期
2 曹凯;;普底仡佬语绝对程度副词的语序[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席建国;张静燕;;话语后置的认知基础及其功能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4 邓云华;英汉倒装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杨德峰;也论易位句的特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6 张燕春;易位句中的语音问题[J];汉语学习;2001年04期
7 冯英;;汉语语序变异及其原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8 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J];国外语言学;1991年01期
9 黄家教;詹伯慧;;广州方言中的特殊语序现象[J];语言研究;1983年02期
10 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J];中国语文;198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晨;现代汉语副词易位现象的句法解释[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2 叶欢;汉语倒序及其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琳;现代汉语状语语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余成功;汉英倒装现象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4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7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