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骗你不是人”类话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6 20:32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骗你不是人”、“骗你是小狗”、“骗你不得好死”、“骗你遭雷劈”等等这样一类带有自我贬损义甚至是诅咒性质的话语,因为在日常会话或者文学作品的对白中尤其是在网络社交平台,我们经常听到或者是看到这样的表达。我们认为这是假设复句紧缩后的一类特殊表达,从形式上看,在取消假设标志的同时还取消了句子间的语音停顿,从功能上看,这类话语通过自我贬损或诅咒式的誓言表白以达到取信于人的目的,这样的话语表达在日常生活和网络社交上运用广泛,是汉语颇具特色的句式。本文打算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具体的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几个方面对这类特殊紧缩句进行尽可能细致系统地描写分析,以期发掘现代汉语中这类无形式标志的特殊紧缩句的相关规律。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缘由,对“骗你不是人”这类话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之后又分别说明了本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对该类话语的语表形式进行详细的描写分析,根据紧缩的程度主要分为原形式和紧缩式两类,并归纳出这类话语表达具有无语音停顿、成分省略、结构凝练精短、用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的意义这样一些语表特点。第三章:在句法部分,主要分析了该类话语的句法功能和句法位置。既可以独立成句,又可以在复句中充当分句或者是充当句子成分,并具体分析了不同句法位置的不同功能。第四章:在语义部分,首先,这类话语具有态度的强主观性、夸张和极端性、假设的违实性和虚拟性、自我诅咒或自我贬损性等语义特征;其次,对这类话语出现的语义背景做了详细的考察,并发现这类话语表达的自足性特征;最后,从外部语义联结属性方面探讨了该类话语与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第五章:在语用方面具体分析了这类话语的语用策略,产生机制以及适用的语体,并着重分析了这类话语的语用功能。认为这类话语的语用含义有以下五种功能:示诚消疑功能、反证强调功能、补充说明功能、加强语势功能、标示焦点功能,最后分析了这类话语的形成机制。第六章,总结部分,对全文做出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增文;;假设复句中的关系词“就”与“便”的语用辨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年03期

2 布阿依夏·艾孜孜;曹阳;;汉维假设复句对比研究[J];北方文学;2019年05期

3 罗进军;;有标假设复句的语义关系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罗进军;尹蔚;;有标假设复句的语用价值特征[J];汉语学习;2011年01期

5 罗进军;尹蔚;;辩证地看待语言研究中的几对关系──从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说起[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罗进军;;“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J];语文研究;2009年01期

7 罗进军;;“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检视[J];汉语学习;2008年05期

8 殷树林;;确指类反问假设复句的结构和意义[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殷树林;;确指类反问假设复句的结构和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赵文工;省略与隐含─—关于古汉语假设复句关联词语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罗进军;有标假设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周永;近代汉语有标假设复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6年

4 黎洪;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燕;汉俄有标假设复句对比及俄语背景学生学习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2 党晓静;“骗你不是人”类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刘予辉;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有标假设复句的认知类型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4 王珍;俄罗斯汉语学习者假设复句习得情况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张信平;现代汉语有标假设复句套层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年

6 秦海艳;中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习得假设复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7 董娜;中级阶段日本留学生习得假设复句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8 郑晔;近代有标假设复句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9 刘潜;汉语假设复句的演变[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蒴;“如果”句的语篇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4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94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