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异录》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11:39
宋陶穀所撰《清异录》是一本记录唐五代时人对当时人、事、物的新奇称呼的书,语言极具特色。本论文以《清异录》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排比归纳、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其中的异名词、专名词和疑难词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全文共有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论,介绍作者陶穀与《清异录》的成书,《清异录》的内容,版本和流传考,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清异录》异名词研究,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文中异名词的来源、形成原因和特色进行详细分析。第三部分为《清异录》专名词研究,在简单分类的基础上对专名词的命名理据和特点作简要分析。第四部分为《清异录》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一方面展现《汉语大词典》对《清异录》的征引,另一方面利用《清异录》语料对《汉语大词典》进行补正。第五部分为词语训释,重在解决影响文意阅读的疑难词语以及前人训释有误的词语和校者误校而致文意理解困难的词语。另外,本论文在附录部分对《清异录》做了简单的校勘。
【学位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3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概论
(一)陶穀与《清异录》
(二)《清异录》内容及版本流传
1.《清异录》的内容
2.《清异录》的版本
3.《清异录》的流传
(三)《清异录》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意义
二、《清异录》中的异名词
(一)分类描写
1.双音节
2.三音节
3.四音节
4.五音节
5.六音节
6.七音节及以上
(二)来源分析
1.民间生活
2.士林生活
3.其他
(三)形成原因
1.命名角度的差异
2.言语交际的需要
3.时空变换的结果
(四)特点总结
1.三音节词为主
2.偏正结构居多
3.拟人化明显
4.文雅化倾向
三、《清异录》中的专名词
(一)分类描写
(二)命名理据
1.形状
2.纹色
3.材质
4.感觉
5.功用
6.归属
7.特点
8.综合
(三)特点总结
1.表类名语素常见
2.饮食类名词居多
四、《清异录》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
(一)《大词典》以《清异录》为书证
1.《大词典》以《清异录》为首证
2.《大词典》以《清异录》为书证说明词条
(二)据《清异录》以补正《大词典》
1.补立词条
2.补立义项
3.提前书证
4.丰富书证
五、《清异录》词语训释
(一)仆厕
(二)葺葺
(三)壅罨(盖罨、繁壅)
(四)鸡男
(五)挥拂
(六)晃白
(七)火绩
(八)耿烂
(九)搜和
(十)老室
结语
附录 :《清异录》校勘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7148
【学位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3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概论
(一)陶穀与《清异录》
(二)《清异录》内容及版本流传
1.《清异录》的内容
2.《清异录》的版本
3.《清异录》的流传
(三)《清异录》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意义
二、《清异录》中的异名词
(一)分类描写
1.双音节
2.三音节
3.四音节
4.五音节
5.六音节
6.七音节及以上
(二)来源分析
1.民间生活
2.士林生活
3.其他
(三)形成原因
1.命名角度的差异
2.言语交际的需要
3.时空变换的结果
(四)特点总结
1.三音节词为主
2.偏正结构居多
3.拟人化明显
4.文雅化倾向
三、《清异录》中的专名词
(一)分类描写
(二)命名理据
1.形状
2.纹色
3.材质
4.感觉
5.功用
6.归属
7.特点
8.综合
(三)特点总结
1.表类名语素常见
2.饮食类名词居多
四、《清异录》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
(一)《大词典》以《清异录》为书证
1.《大词典》以《清异录》为首证
2.《大词典》以《清异录》为书证说明词条
(二)据《清异录》以补正《大词典》
1.补立词条
2.补立义项
3.提前书证
4.丰富书证
五、《清异录》词语训释
(一)仆厕
(二)葺葺
(三)壅罨(盖罨、繁壅)
(四)鸡男
(五)挥拂
(六)晃白
(七)火绩
(八)耿烂
(九)搜和
(十)老室
结语
附录 :《清异录》校勘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兴均;;汉语“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研究——以《礼记》用器类名物词为例[J];古汉语研究;2014年03期
2 王毅;;事物异名考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吴为民;毛远明;;汉语词汇的对称分布系统——以性别词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钱慧真;;“名物”考辨[J];敦煌学辑刊;2010年03期
5 滕文公;;《清异录》的作者是陶穀[J];文史杂志;2008年05期
6 邓瑞全;李开升;;《清异录》版本源流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4期
7 李海霞;汉语对动物命名取象的优先规律[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10期
8 秦炯灵;种属式复合词论略[J];上饶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9 苏杰;汉字中的性别歧视[J];语文学刊;1999年04期
10 徐实曾;异称成因例释[J];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齐瑞霞;宋代笔记俗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馮雪冬;宋代筆記詞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辛毅;陶穀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晓林;《清异录》文献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郜彦杰;《东京梦华录》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邓红梅;唐宋笔记中的隐语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7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4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