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考察
发布时间:2017-04-05 11:12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采用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类的描写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共时层面对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作了系统的考察,从中选取三个有价值的个案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全文主要论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短时义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区分了时点短时义和时段短时义,确定了短时类副词的范围,并将其区分为三个小类,揭示了三个小类之间句法分布上的差异。 第二,对短时类副词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句法语义描写。句法方面,短时类副词主要体现“唯状性”,句法位置有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区别,短时类副词与动词和补语都有一定的选择限制。语义方面,本文从可控性、企望性和述人性的角度描写了短时类副词的语义特征;从已然、未然的角度描写了短时类副词的时体特征;区分了客观短时义和主观短时义。 第三,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赶紧”、“赶快”、“赶忙”、“连忙”四个近义短时类副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辨析,揭示了其句法功能、语义特征、时体特征及使用语境的异同。 第四,对一直被前人忽略的短时类副词“眼看”进行了专门研究,从多个角度考察了“眼看”与“马上”的异同。从句法功能来看,二者的基本句法功能一致,但用于主语前和主语后的频率差异较大;从语义表达功能来看,二者在时体特征、可控性、企望性以及是否具有话语衔接功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第五,对多功能副词“才”表短时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考察。本文认为“才”的短时义可区分为单纯短时义和情态短时义;论证了“才”表短时义时所包含的“比预期时间晚”的含义是一种非规约性的语用意义;还对“才”表单纯短时义的句法条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情态短时义的生成作了一定的解释。
【关键词】:现代汉语 短时类副词 句法 语义 辨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12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6-7
- 1.2 前人研究述评7-10
- 1.3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10-12
- 第二章 短时类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12-23
- 2.1 “短时”义的界定12-16
- 2.2 短时类副词范围的确定16-20
- 2.3 小类的划分20-23
- 第三章 短时类副词的句法语义分析23-37
- 3.1 句法功能分析23-24
- 3.2 句法位置差异24-28
- 3.3 句法搭配限制28-31
- 3.4 语义分析31-37
- 第四章 “赶紧、赶快、赶忙、连忙”的多角度分析37-48
- 4.1 引言37
- 4.2 句法功能37-39
- 4.3 语义特征39-42
- 4.4 时体特征42-45
- 4.5 使用语境45-46
- 4.6 结语46-48
- 第五章 短时类副词“眼看”与“马上”辨析48-58
- 5.1 引言48
- 5.2 句法功能比较48-50
- 5.3 语义表达功能辨析50-57
- 5.4 结论与余论57-58
- 第六章 多功能副词“才”表短时义的相关问题考察58-68
- 6.1 引言58-59
- 6.2 问题的缘起59-60
- 6.3 “才”表短时义的意义层级及其性质60-62
- 6.4 “才”表单纯短时义的句法条件62-65
- 6.5 “才”表情态短时义的相关分析及解释65-67
- 6.6 结论与余论67-68
- 第七章 结语68-71
- 7.1 论文小结68-69
- 7.2 可能的创新点69-70
- 7.3 存在的问题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4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4-7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敏;;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的移动性及其句法后果[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伟民;肖路;;现代汉语时量副词初探[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全静;汉语并列式双音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灵霞;现代汉语短时时间副词用法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金;对外汉语中的不定时时间副词的教学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文;“接着”及其同类词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艳;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代瑜;语法化视角的现代汉语副词标注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李枫;短时类时间副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司冬颖;《禅真逸史》时间副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付姝;现代汉语“转身”类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