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字类编》草类植物词研究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09.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杂字类编》的概况
研究现状
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杂字类编》草类植物词的概况
一、大量的“同义词群”
二、书写形式上多用俗字
三、丰富的异形词
四、历史来源具有层次性
第二章 《杂字类编》草类植物词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杂字类编》草类植物词的音节结构
第二节 《杂字类编》草类植物词的构词方式
一、单纯词
二、合成词
第三节 《杂字类编》草类植物词的特点
一、复音词占绝对优势
二、以偏正型复合词为主
第三章 《杂字类编》“异名同实”草类植物词分析
第一节 《杂字类编》“异名同实”草类词汇的命名理据考察
一、感官理据
二、习性理据
三、产地理据
四、功用理据
五、综合理据
第二节 《杂字类编》草类植物词“异名同实”的原因
一、因命名理据多源而异名
二、命名理据相同,语素选择不同
三、因词汇的复音化而造成的异名
四、因方言而造成的异名
五、因语音流变而异名
六、因雅俗不同而造成的异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育林;李曌华;尤海燕;;“×七”式本草名物词释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2 商海锋;;传统的超越:《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述评[J];文学评论丛刊;2013年01期
3 王平;;《训蒙字会》俗称研究[J];中国文字研究;2012年01期
4 谭宏姣;;试论汉语植物命名义的性质、构成及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顾月琴;张红峰;;杂字(中国民间识字教材)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6 谭宏姣;;汉语植物名的修辞造词[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7 董志翘;;“儿”后缀的形成及其判定[J];语言研究;2008年01期
8 谭宏姣,张立成;《山海经》植物名的构词特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王有英;民间识字课本中的教化意蕴——“杂字”与社会教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方一新;;从中古词汇的特点看汉语史的分期[J];汉语史学报;2004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蔬菜及粮食作物词疏解[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秀丽;《诗经》木本植物类名物词汇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一晨;汉英花卉植物词隐喻对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3 田蔷薇;英汉植物词隐喻认知的文化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葉娜娜;《爾雅翼》名物訓釋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黄桂红;《太平广记》植物部词语研究[D];温州大学;2013年
6 洪静;《本草纲目》释名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刘银玲;《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植物词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8 商思强;《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迎俊;《尔雅·释草》名物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雪槐;《梦溪笔谈》动植物名物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1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7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