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韩国语“(?)”和汉语“抓”的语义扩展机制对比

发布时间:2020-11-15 07:32
   多义词依赖于经济性而产生,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交际的需要,语义项也随之增多。历来学者对多义词的研究从词典编纂到认知语言学角度都做了不同的探讨。其中韩国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多义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指出了其一般认知原理,即多义词的基本义比派生义更常用。但从日常生活中来看,以“(?)”和“抓”为例,其基本义和派生义的使用频率与一般认知原理并不相符。同时,(?)(2014)对多义动词“(?)”的研究,也得出与一般认知原理不相符的结论。本文以学者们的研究为基础,首先以韩国语和汉语词典为依据,通过认知模型和图示分析其基本义和派生义,并统计分析语料库中与之相关的例句,从出现频率、结构、认知方面分别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多义词以及“(?)”和“抓”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与方法等。第二章主要以韩国语词典《(?)》,《(?)》,《(?)(?)》,以及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大词典》中的语义为基础,分析“(?)”和“抓”的基本义以及派生义,并对派生义进行分类对比。第三章以第二章语义对比分析为基础,对两者的认知模型和图示进行分析,对比认知语义的差异。第四章统计二十一世纪世宗语料库中“(?)”和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抓”的部分例句,从使用频率,结构方面,认知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为结论部分,对以上所分析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本文在多义词研究的基础上,对于(?)提出的多义词一般认知原理,进行了具体词汇的研究认证,从侧面反映出多义词的使用状况以及认知机制。同时,对于韩中两国多义词的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给出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55;H13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陈玉珍;;认知视野下多义词的词典表征方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本文编号:2884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84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