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视角下中国民航飞行员通信语言能力提升研究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002;F562
【部分图文】:
图0-1:论文结构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系统安全过程
中国民航国际及地区航班旅客运输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邓晓熹;;日本ICAO英语测试调查[J];中国民用航空;2014年11期
2 汪洋;;EGP+ESP模式在陆空通话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5期
3 肖娅琳;黄大勇;;PEPEC对在校飞行学员英语学习的反拨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06期
4 张正娟;霸振国;;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等级测试考试点考试容量评估方法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12年11期
5 黄德先;;国际民航组织对航空通讯中简明语言的水平要求[J];中国民用航空;2012年08期
6 曹佳;王爱国;;民航英语测试理据与设计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王爱国;;陆空通话与飞行安全[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01期
8 朱宏安;;搭好“天桥”确保飞行安全——试谈陆空通话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空中交通管理;199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洋;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孙有文;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孟靓;东方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SMS)存在问题及风险控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高瑛;国内航空运输业的公共安全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巩敏;民航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卜晓敏;航空人为因素事故/事件分析模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8年
7 凌晓熙;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马志刚;民航飞行安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94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9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