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南史》异文与避讳文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12:14
因为成书时代的原因,《宋书》与《南史》记载了很多相同的历史史事,但作者也并非完全是在照抄照搬,它们在文字、词汇、语法方面存在众多差异。通过分析《宋书》《南史》异文中的避讳文字,可以证实《南史》并不是在简单删削与增补《宋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们之间的语言也在发生变化。避讳的结果,往往导致人名、地名、官职名、书名以及其他各种专名的变易,甚至造成史实的改窜、古书的淆乱,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书时必须留意避讳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文章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9(05)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改 字
(一)、改“靖”
(二)、改“裕”
(三)、改“彧”
(四)、改“虎”
1.改“虎”为“武”
2.改“虎”为“兽、猛兽”
3.避名称字
(五)、改“昺”(秉/炳)
(六)、改“渊”
1.改“渊”为“泉”
2.改“渊”为“深”
3.避名称字
(七)、改“世”
(八)、改“民”
(九)、改“治”(稚)
1.改“治”为“理”
2.改“治”为“修、修理”
3.改“治”为“疗”
4.其他
5.改“稚”为“幼、弱”
二、省 阙
(一)、缺“渊”
(二)、缺“民”
(三)、缺“治”(稚)
三、结 语
本文编号:3061245
【文章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9(05)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改 字
(一)、改“靖”
(二)、改“裕”
(三)、改“彧”
(四)、改“虎”
1.改“虎”为“武”
2.改“虎”为“兽、猛兽”
3.避名称字
(五)、改“昺”(秉/炳)
(六)、改“渊”
1.改“渊”为“泉”
2.改“渊”为“深”
3.避名称字
(七)、改“世”
(八)、改“民”
(九)、改“治”(稚)
1.改“治”为“理”
2.改“治”为“修、修理”
3.改“治”为“疗”
4.其他
5.改“稚”为“幼、弱”
二、省 阙
(一)、缺“渊”
(二)、缺“民”
(三)、缺“治”(稚)
三、结 语
本文编号:3061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6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