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翻译教学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09:25
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把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看作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号资源。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引入到翻译课堂教学的依据是什么?实施的途径有哪些?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运用各种手段和资源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互动合作的情境,这为多模态翻译教学途径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表明,创建多模态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参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与协作性,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
1.2 建构主义理论
2 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
3 模态的整合与翻译课堂的优化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 张伯邑,陈焱.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8(08)
[2]中国多模态翻译研究述评[J]. 许勉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02)
[3]网络环境下口译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J]. 陈卫红. 上海翻译. 2014(03)
[4]多媒体画面的美感经验分析[J]. 张伯邑,唐卓. 教育信息技术. 2013(Z2)
[5]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李丛立,张小波. 中国电力教育. 2013(16)
[6]多模态环境下翻译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 肖娴. 英语教师. 2013(03)
[7]多模态背景下的翻译教学模式[J]. 辜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8]教师要运用好无声语言[J]. 臧希. 文学教育(下). 2013(01)
[9]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J]. 李战子,陆丹云. 外语研究. 2012(02)
[10]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分析[J]. 张伯邑.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2)
本文编号:3199463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
1.2 建构主义理论
2 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
3 模态的整合与翻译课堂的优化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 张伯邑,陈焱.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8(08)
[2]中国多模态翻译研究述评[J]. 许勉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02)
[3]网络环境下口译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J]. 陈卫红. 上海翻译. 2014(03)
[4]多媒体画面的美感经验分析[J]. 张伯邑,唐卓. 教育信息技术. 2013(Z2)
[5]多模态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李丛立,张小波. 中国电力教育. 2013(16)
[6]多模态环境下翻译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 肖娴. 英语教师. 2013(03)
[7]多模态背景下的翻译教学模式[J]. 辜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8]教师要运用好无声语言[J]. 臧希. 文学教育(下). 2013(01)
[9]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J]. 李战子,陆丹云. 外语研究. 2012(02)
[10]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分析[J]. 张伯邑.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2)
本文编号:3199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9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