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中关于中国古代散文部分在教学中的初探
发布时间:2021-06-26 18:25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开设本课程,不仅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而且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它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针对在中国散文部分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内容庞杂、不成体系等问题,尝试在实际教学中,中国散文部分通过古代散文和现当代散文互为比较、互成体系,利用所处时代政治背景进行引导,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深入认知,从古至今散文发展流变体系清晰,在学习中使学生突破对古文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原始思维中,打开学生认知散文的新的世界,学生在学习中受益良多。
【文章来源】:国际公关. 2020,(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散文教学,特别是中国古代散文教学中学生面临的困惑
(一)难过字词关
(二)难过翻译观
(三)感受不到文言文的美
二、散文部分的教学,尝试从中国现当代散文入手并与中国古代散文概念比较导入学习
三、通过政治背景下的骈散之争入手讲授中国古代散文
(一)奴隶制即将瓦解,私学出现下的先秦散文和政权统一、君权集中、群体纲纪下的两汉政论散文
(二)政权更替频繁、长期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地战争下对“文”形式美的追寻
(三)安史之乱之后,中唐文学革新“古文运动”下的政教伦理性文章的复苏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一个百年纽结[J]. 钱仓水.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本文编号:3251847
【文章来源】:国际公关. 2020,(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散文教学,特别是中国古代散文教学中学生面临的困惑
(一)难过字词关
(二)难过翻译观
(三)感受不到文言文的美
二、散文部分的教学,尝试从中国现当代散文入手并与中国古代散文概念比较导入学习
三、通过政治背景下的骈散之争入手讲授中国古代散文
(一)奴隶制即将瓦解,私学出现下的先秦散文和政权统一、君权集中、群体纲纪下的两汉政论散文
(二)政权更替频繁、长期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地战争下对“文”形式美的追寻
(三)安史之乱之后,中唐文学革新“古文运动”下的政教伦理性文章的复苏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一个百年纽结[J]. 钱仓水.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本文编号:3251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5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