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辩视角看政治演讲的修辞策略——以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8 14:03
论辩理论强调通过论辩者和受众的智力接触,把受众对前提的信奉转移到对结论的信奉上去。对习近平联大演讲的论辩分析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早期话语面向西方国家受众,采用了目标受众可接受的修辞形势、普世受众和在场等三种修辞策略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意义。研究还表明,真正的论辩并非佩雷尔曼所言只能发生在同质的共同体内。在联合国这样的第三方国际平台,也可以实现跨文化、跨语言和跨系统的修辞性论辩。除了共同目标和利益之外,选择基于目标受众的修辞策略是实现跨系统论辩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3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框架
(一)修辞形势
(二)普世受众
(三)在场
三、习近平联大演讲的修辞策略
(一)修辞策略一:诉诸修辞形势
(二)修辞策略二:诉诸普世受众
(三)修辞策略三:诉诸在场
1. 创造在场
2. 凸显在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兼谈在俄罗斯的接受与反应[J].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2)
[2]“家文化”内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J]. 南宏宇. 人民论坛. 2020(Z1)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J]. 李景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拟人隐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评析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J]. 文秋芳. 外语学刊. 2017(03)
[5]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看政治演讲语篇——以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为例[J]. 黄国文. 外语学刊. 2017(03)
[6]社会文化语言学“指示原则”与国家形象构建——以习近平联大演讲为例[J]. 张虹. 外语学刊. 2017(03)
[7]新修辞学同一理论在外交演讲中的应用——以习近平巴基斯坦演讲为例[J]. 蔡艳玲,李晓杰. 外语与翻译. 2016(03)
[8]修辞“在场”:佩雷尔曼的辞格论辩观[J]. 朱琳,袁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本文编号:3254455
【文章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3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框架
(一)修辞形势
(二)普世受众
(三)在场
三、习近平联大演讲的修辞策略
(一)修辞策略一:诉诸修辞形势
(二)修辞策略二:诉诸普世受众
(三)修辞策略三:诉诸在场
1. 创造在场
2. 凸显在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兼谈在俄罗斯的接受与反应[J].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2)
[2]“家文化”内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J]. 南宏宇. 人民论坛. 2020(Z1)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J]. 李景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拟人隐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评析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J]. 文秋芳. 外语学刊. 2017(03)
[5]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看政治演讲语篇——以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为例[J]. 黄国文. 外语学刊. 2017(03)
[6]社会文化语言学“指示原则”与国家形象构建——以习近平联大演讲为例[J]. 张虹. 外语学刊. 2017(03)
[7]新修辞学同一理论在外交演讲中的应用——以习近平巴基斯坦演讲为例[J]. 蔡艳玲,李晓杰. 外语与翻译. 2016(03)
[8]修辞“在场”:佩雷尔曼的辞格论辩观[J]. 朱琳,袁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本文编号:3254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5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