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哈萨克斯坦学生汉字学习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 ——以阿克托别朱巴诺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0 22:58
  在当前国际汉语教育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学习汉语的人也日益增加。但学界对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的研究很少,对其教学现状了解不多,尤其是汉语教学中的“短板”—汉字教学,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更是少有研交涉及,即使在哈萨克斯坦国内,这一问题也是研究的“盲区”。本课题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最终选择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阿克托别州朱巴诺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作为考察点,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学院的汉字教学,特别是学生汉字学习的情况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经过统计和分析,归纳学生在字形、笔画、记忆、复习、应用、归纳、音义7个方面的学习策略,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分析研究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主,也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因为教与学两方面密切相关,不能孤立地单方面去考察分析。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实地走访了解的情况,并结合自身学习汉字的经验和思考,笔者提出了在对外汉字教学中采用和推广“字本位”教学法的观念和主张,供学界参考。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哈萨克斯坦学生汉字学习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 ——以阿克托别朱巴诺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图3-2??在笔画策略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学生总是并常常注意学习笔画顺序

汉字,学生,笔画数,中学


?10%?15%?20%?25%?30%?35%?40%?45%??■总是■常常■有时■很少■从不??图3-2??在笔画策略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学生总是并常常注意学习笔画顺序。在本人调查期??间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们持之以恒的教导学生们写汉字时需要遵从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笔画顺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认真的注意学习笔画顺序,?而实际书写汉字时并??没有太多学生按照笔画顺序去写。通常情况下,照猫画虎情况居多。坚持练习各种笔画的??学生也不占多数。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总是并常常数笔画数学习汉字。从学生们的反??馈得知,数笔画数是为了记忆汉字的书写,需要书写某汉字时知道其大概的笔画数便能八??九不离十的写出此汉字,所以学生们认为数笔画数很重要。而通过记忆笔画数记忆汉字的??方法并不完全适合每个汉字。例如

汉字,练习册,学生,记笔记


图3-5??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查看学生笔记、练习册和作业本了解到,大学中主修专业为汉语??的学生在大学教师的培养下养成了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会写的汉字用汉字写,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的习惯。在学生们的笔记、练习册与作业中可以看到,抄写的老师的板书,一般为??汉字,汉语拼音、哈萨克语或者俄语的释义等;作业本中除了每堂课的作业、重复抄写的??汉字以外还有学生对学习内容自己的见解,同样为汉字、汉语拼音以及各种语言的释义,??主要内容用各种颜色的水性笔标注。辅修为汉语,课外来孔子学院学习汉字的学生的笔记??通常以老师的板书以及收集复习材料为主。老师没有写在黑板上或者没有在幻灯片中出现??的知识,这类辅修为汉语的学生们一般都不会将老师口述的用汉字记录下来。在这类学生??的笔记中,可以发现,以汉字记录的笔记多数是照搬老师的板书,其余部分用哈萨克语或??俄语来记录。为了更有效的学习认读汉字,学生们经常用汉字发短信,还有很多学生下载??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外进行字本位教学与词本位教学的对比实验报告[J]. 曾晨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01)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 傅晓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02)
[3]关于中亚留学生汉语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以西安外国语大学留学生为例[J]. 王丹.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06)
[4]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J]. 赵莉,王新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0)

硕士论文
[1]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州汉语教学调查研究[D]. AKHMETOVA DINARA(迪娜热).中央民族大学 2017
[2]哈萨克斯坦学生汉字学习问题与教学对策探讨[D]. 阿曼泰玛合帕丽.天津师范大学 2015
[3]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字习得调查与教学方法研究[D]. Gerassimova Zaituna(蔡图娜).西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6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76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