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关于日汉语言认知模式的一个考察——以“出入”与“内外”的关系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1 10:10
  在表示与「出る」/"出"和「入る」/"入" 有关的同一位移事件时,日语和汉语有时会使用方向相反的位移动词或动词短语,这种差异来自日汉语对于"内""外"的认知模式的不同,即日语习惯将动作者位移前所在的空间看作"内",将位移的目标空间视为"外";而汉语基本上将位移的目标空间视作"内",动作者所在的空间则为"外"。这一认知模式的差异,与日汉语的视点类型的对立不无关系。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日语属于视点固定型的语言,而汉语属于视点移动型的语言。 

【文章来源】: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0,8(04)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关于日汉语言认知模式的一个考察——以“出入”与“内外”的关系为例


「出る」/“出”、「入る」/“入”与空间的关系

院子,事件,义项


首先,《现汉》和《规范》中关于“院子”的释义存在分歧,前者将其处理为单义词,后者则处理为多义词,从实际的用法来看,后者更为合理。从对比的角度而言,《现汉》中的“院子”的释义和《规范》中的 “院子(院)的义项?”与『明鏡』中的「庭」的义项?是对应的(即表示图2中的Ⅱ)。另一方面,如果仅根据词典的释义判断,那么《规范》中的“院子(院)的义项?与「庭」的意义并不对应,但从实例来看,「庭」有时也表示与《规范》中的“院子(院)的义项?相同的意义,即表示图2中的Ⅲ。同时,虽然「家」的义项?表示图2中的Ⅰ,但实际上有时也会表示Ⅲ。后文所举的实例也可以证明,汉语的“院子”主要与日语的「庭」对应,有时也与「家」对应。⑥

京都,认知模式,日语,站台


笔者长期观察发现,日语统一地采用图4中A的认知模式,即认为动作者所在的候车的一侧所形成的空间为“内”,而将要跨入(乘车)的一侧所形成的空间为“外”。如果仅就站台的例子而言,那么汉语的认知模式与日语大致是一致的:(63)間もなく一番線に竹田行きが参ります。危険ですから、白線の内側でお待ちください。?1号站台将有开往竹田的列车进站,请您站在白线内等候,以免发生危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框架卫星语素探析[J]. 任龙波,李福印.  外语教学. 2018(04)
[2]典型位移运动事件表征中的路径要素[J]. 李福印.  外语教学. 2017(04)
[3]“视点”纵横谈[J]. 彭广陆.  语言学研究. 2014(02)
[4]日本語の場所指示詞に関する一考察——中国語との比較を通して[J]. 彭广陆.  外语教育研究. 2014(04)
[5]参照点与空间指示[J]. 文旭,熊荣敏.  外语学刊. 2010(01)
[6]从语言类型学看日语“格助词”的特点[J]. 彭广陆.  华西语文学刊. 2009(00)
[7]从翻译看日汉移动动词「来ゐ/行く」和“来/去”的差异——以译者观察事物的角度[J]. 彭广陆.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04)
[8]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04)



本文编号:3277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77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