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關漢簡(壹)》形聲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6 20:07
論文以2011年上海市中西书局出版的《肩水金關汉简(壹)》爲研究材料,结合語料库的使用,对其形聲字的類型、形符和聲符等相關問题进行了窮盡性地统計與分析,初步反映了西汉中晚期到東汉初期形聲字的實际使用情況。論文共分爲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爲緒論。主要介绍了論文的選题意义、研究材料概况、研究现状綜述、研究方法和論文的研究重難點。第二部分爲形聲字的界定及其相關問题。主要分析了學界对形聲字所持的不同意見,提出了形聲字的判定標準;同时還明確了形聲字的形符與聲符的概念,分析了為何将形聲字的组成部分称爲“形符”与“聲符”,而不稱其他的原因。第三部分爲形聲字的類型研究。通过系统窮盡性地梳理分析,将形聲字的類型分爲普通形聲字和特殊形聲字。在普通形聲字中,左形右聲的形聲字数量最多,佔形聲字總量的32.51%;内形外聲的形聲字數量最少,僅佔形聲字總量的0.87%。在特殊形聲字中,形聲兼会意字数量最多,有233個,佔形聲字總量的28.80%。這說明形聲字發展到西汉中晚期,左形右聲仍居主體地位。第四部分为形聲字形符的研究,统計出形符數量爲332個。其中形符位置在左的形聲字數量最多,構字量最多的前10位形符分别是:水...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材料概况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重点、难点
二、形声字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
(一) 形声字的界定
(二) 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
(三) 形声字的判定标准
三、《肩水金关汉简(壹)》形声字的类型
(一) 普通形声字
(二) 特殊形声字
四、《肩水金关汉简(壹)》形声字形符研究
(一) 形符的位置
(二) 形符的构字频度
(三) 形符的表义功能
五、《肩水金关汉简(壹)》形声字声符研究
(一) 声符的位置
(二) 声符的构字频度
(三) 声符的表音功能
(四) 声符的表义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守令”“令史”“守令史”考辨——兼论《肩水金关汉简》中的相关官称[J]. 高天霞,何茂活.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2]汉简所见“致籍”与“出入名籍”考辨——以肩水金关简为中心[J]. 田家溧. 史学集刊. 2014(06)
[3]试探肩水金关汉简中“传”的制度[J]. 张英梅. 敦煌研究. 2014(02)
[4]《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考释[J]. 罗见今,关守义. 敦煌研究. 2013(05)
[5]肩水金关汉简所见戍卒名籍考[J]. 杨延霞. 黑龙江史志. 2013(17)
[6]汉简所见汉代肩水地区水利[J]. 马智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3(02)
[7]肩水金关汉简中的“葆”探论[J]. 马智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8]《肩水金关汉简(壹)》校读记[J]. 马智全. 考古与文物. 2012(06)
[9]《肩水金关汉简(壹)》八枚历谱散简年代考释[J]. 罗见今,关守义. 敦煌研究. 2012(05)
[10]肩水金关汉简所见“太常郡”初探[J]. 孔祥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03)
博士论文
[1]《肩水金關漢簡》(壹—肆)異體字研究[D]. 黃艷萍.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戰國楚文字之形聲字研究[D]. 張院利.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郭店楚简形声字定量研究[D]. 王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小篆形声字研究[D]. 李国英.北京师范大学 1989
硕士论文
[1]《肩水金關漢簡(貳)》詞彙專題研究[D]. 魏璐夢.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肩水金關漢簡(壹)》注釋及相關問題研究[D]. 劉倩倩.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肩水金關漢簡(壹)》文字編[D]. 任達.吉林大学 2014
[4]出土東周齊系文獻形聲字研究[D]. 聶方園.福建师范大学 2014
[5]《肩水金關漢簡(壹)》研究三題[D]. 李燁.西南大学 2013
[6]殷商甲骨文形声字研究[D]. 曹君.广州大学 2010
[7]甲骨文形声字分期研究[D]. 宋微.西南大学 2008
[8]《金文编》形声字构形系统研究[D]. 吴威.上海师范大学 2008
[9]《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形声字研究[D]. 李丰娟.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6307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材料概况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重点、难点
二、形声字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
(一) 形声字的界定
(二) 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
(三) 形声字的判定标准
三、《肩水金关汉简(壹)》形声字的类型
(一) 普通形声字
(二) 特殊形声字
四、《肩水金关汉简(壹)》形声字形符研究
(一) 形符的位置
(二) 形符的构字频度
(三) 形符的表义功能
五、《肩水金关汉简(壹)》形声字声符研究
(一) 声符的位置
(二) 声符的构字频度
(三) 声符的表音功能
(四) 声符的表义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守令”“令史”“守令史”考辨——兼论《肩水金关汉简》中的相关官称[J]. 高天霞,何茂活.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2]汉简所见“致籍”与“出入名籍”考辨——以肩水金关简为中心[J]. 田家溧. 史学集刊. 2014(06)
[3]试探肩水金关汉简中“传”的制度[J]. 张英梅. 敦煌研究. 2014(02)
[4]《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考释[J]. 罗见今,关守义. 敦煌研究. 2013(05)
[5]肩水金关汉简所见戍卒名籍考[J]. 杨延霞. 黑龙江史志. 2013(17)
[6]汉简所见汉代肩水地区水利[J]. 马智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3(02)
[7]肩水金关汉简中的“葆”探论[J]. 马智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8]《肩水金关汉简(壹)》校读记[J]. 马智全. 考古与文物. 2012(06)
[9]《肩水金关汉简(壹)》八枚历谱散简年代考释[J]. 罗见今,关守义. 敦煌研究. 2012(05)
[10]肩水金关汉简所见“太常郡”初探[J]. 孔祥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03)
博士论文
[1]《肩水金關漢簡》(壹—肆)異體字研究[D]. 黃艷萍.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戰國楚文字之形聲字研究[D]. 張院利.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郭店楚简形声字定量研究[D]. 王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小篆形声字研究[D]. 李国英.北京师范大学 1989
硕士论文
[1]《肩水金關漢簡(貳)》詞彙專題研究[D]. 魏璐夢.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肩水金關漢簡(壹)》注釋及相關問題研究[D]. 劉倩倩.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肩水金關漢簡(壹)》文字編[D]. 任達.吉林大学 2014
[4]出土東周齊系文獻形聲字研究[D]. 聶方園.福建师范大学 2014
[5]《肩水金關漢簡(壹)》研究三題[D]. 李燁.西南大学 2013
[6]殷商甲骨文形声字研究[D]. 曹君.广州大学 2010
[7]甲骨文形声字分期研究[D]. 宋微.西南大学 2008
[8]《金文编》形声字构形系统研究[D]. 吴威.上海师范大学 2008
[9]《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形声字研究[D]. 李丰娟.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6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34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