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化视角下“丝绸之路”语言内涵的认知构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3 10:00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自提出起,就备受学术界关注。尽管从经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等视角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对名称中"丝绸之路"的语言内涵探讨却只见寥寥。该文借鉴温格瑞尔(F.Ungerer)和施密德(H.-J. Schmid)在《认知语言学入门》一书中对关于范畴化和复合词的论述,通过勾勒出"丝绸"和"路"二词的类型关系和部分—整体关系的图式表证,进而提取出不同视角下二者的内涵和外延。该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丝绸之路"更倾向于是一种部分—整体关系(借喻),且这种关系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的刻板印象。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下位范畴“丝绸之路”的特征
图1 下位范畴“丝绸之路”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讨论均属于对各个范畴显著特征的单一罗列。但在对“丝绸之路”进行范畴化时,除了“丝绸”和“路”以外的这些范畴和其他范畴(即非凸显的特征)也会得到激活,这就是所谓的“世界性知识”(Ungerer&Schmid,2008:95)。换言之,“丝绸之路”这个复合词的底层认知范畴同样不仅依赖于其语言形式上的“丝绸”和“路”两个词,从其他认知范畴中激活的信息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路”的特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不再是普遍意义上的“路”,该“路”有长短、难易、海陆之别。这非字面意思可推,需依赖历史背景方能得出。事实上,“丝绸”不过是整个中西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互鉴冰山的一角,只是这一组成部分颇具代表性。从“丝绸之路”衍生出的还有“沙漠路”“绿洲路”“草原路”等支线,还有以交换物品分类的“玉石之路”“香料之路”“皮毛之路”等(刘进宝2018:181)。“丝绸”和“路”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借喻关系,其复合过程后得出的结果是从一系列实体中抽取出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比如丝绸,而不是茶叶或瓷器是销量最大,受欢迎程度最高的中国商品。而之所以一个特征能被用来指称整个物体,即部分指代整体,是因为存在“显著特征代人/物”这个借喻(Ungerer&Schmid,2008:155)。但是如果要使这个借喻成立的话,仅靠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物体本身必须是一个可识别、在社会上被认可的概念,以此好对借喻提供映射范围。“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因为商路上曾存在丝绸的交易而名流千史,更为重要的是“丝绸”和“路”二词结合后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刻板印象。比如一谈到丝绸之路,人们会想起一些古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4)“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5),联想起西汉时期张骞带领使臣出使、达王命、宣国威、代表国家行使权力,驱驰绝域以论和好,显得无比荣耀的史实。因此,通过罗列“丝绸之路”的相关特征可以发现,丝绸之路尽管只是中西方海陆贸易往来的牛之一毛,但人们对其概念的联想、延展和定格都超越了“丝绸”本身的东方神韵和独特魅力或是“路”的迢迢和迤逦。商路贸易中繁衍出来的中西文化彼此互相借鉴、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这或许比以丝绸为代表的商品贸易本身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绸之路”概念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 刘进宝.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1)
[2]再论雷考夫范畴化理论的缺陷[J]. 杨梅. 外语学刊. 2017(01)
本文编号:3492821
【文章来源】:海外英语.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下位范畴“丝绸之路”的特征
图1 下位范畴“丝绸之路”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讨论均属于对各个范畴显著特征的单一罗列。但在对“丝绸之路”进行范畴化时,除了“丝绸”和“路”以外的这些范畴和其他范畴(即非凸显的特征)也会得到激活,这就是所谓的“世界性知识”(Ungerer&Schmid,2008:95)。换言之,“丝绸之路”这个复合词的底层认知范畴同样不仅依赖于其语言形式上的“丝绸”和“路”两个词,从其他认知范畴中激活的信息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路”的特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不再是普遍意义上的“路”,该“路”有长短、难易、海陆之别。这非字面意思可推,需依赖历史背景方能得出。事实上,“丝绸”不过是整个中西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互鉴冰山的一角,只是这一组成部分颇具代表性。从“丝绸之路”衍生出的还有“沙漠路”“绿洲路”“草原路”等支线,还有以交换物品分类的“玉石之路”“香料之路”“皮毛之路”等(刘进宝2018:181)。“丝绸”和“路”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借喻关系,其复合过程后得出的结果是从一系列实体中抽取出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比如丝绸,而不是茶叶或瓷器是销量最大,受欢迎程度最高的中国商品。而之所以一个特征能被用来指称整个物体,即部分指代整体,是因为存在“显著特征代人/物”这个借喻(Ungerer&Schmid,2008:155)。但是如果要使这个借喻成立的话,仅靠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物体本身必须是一个可识别、在社会上被认可的概念,以此好对借喻提供映射范围。“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因为商路上曾存在丝绸的交易而名流千史,更为重要的是“丝绸”和“路”二词结合后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刻板印象。比如一谈到丝绸之路,人们会想起一些古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4)“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5),联想起西汉时期张骞带领使臣出使、达王命、宣国威、代表国家行使权力,驱驰绝域以论和好,显得无比荣耀的史实。因此,通过罗列“丝绸之路”的相关特征可以发现,丝绸之路尽管只是中西方海陆贸易往来的牛之一毛,但人们对其概念的联想、延展和定格都超越了“丝绸”本身的东方神韵和独特魅力或是“路”的迢迢和迤逦。商路贸易中繁衍出来的中西文化彼此互相借鉴、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这或许比以丝绸为代表的商品贸易本身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绸之路”概念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 刘进宝.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1)
[2]再论雷考夫范畴化理论的缺陷[J]. 杨梅. 外语学刊. 2017(01)
本文编号:3492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49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