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OS的生态语言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2 09:48
文章以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为研究语料,借助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和VOS Viewer的可视化技术,对1979—2019年间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①近10年来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呈现显著增长趋势,研究热度持续攀升,学科领域呈现多样化;②新兴话题不断涌出,研究主题主要包括语言复杂性、语言的宏观生态因素、社会性、语言景观等;③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态学、语言多样性、语言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等;④研究者主要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具有高影响力的学者是Crystal、 Pennycook、 Haugen、 Halliday等。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国内生态语言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外语电化教学.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年度发文量(1979—2019)
图1 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年度发文量(1979—2019)按照期刊被引频次排名,刊发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主要有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Science、 P NATL ACAD SCI USA、 Nature、 Language Sciences、 Thesi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Language、 PLOS ONE、 Ecolinguistic Reader。国际共被引中心度值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分别为P NATL ACAD SCI USA、 Applied Linguistic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Language Science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Natur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和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中心度值和共被引频次都取得前位的依次是P NATL ACAD SCI USA、 Applied linguistic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Language Sciences,表明这四种期刊是本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来源。
通过CiteSpace的突变法功能测试生态语言学领域出现的关键词(如表2),用于检测该领域研究的突然增长,这是衡量前沿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Sigma值是结合节点在网络结构中的重要性和节点在时间上重要性的指标,具有高Sigma值的文献通常有一定的创新性,在该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上有重要的启示作用。Lnguistic Diversity和Linguistic Ecology两个概念出现在Mace & Pagel (1995)的A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the density of human languages in North America论文中。表1 基于CiteSpace的关键词中介中心度值列表 序号 中介中心度 关键词 1 0.40 Ecology (生态学) 2 0.32 Language(语言) 3 0.29 Linguistic Diversity (语言多样性) 4 0.23 Linguistic Ecology(语言生态学) 5 0.21 Language Ecology(语言生态) 6 0.20 Ecolinguistics(生态语言学) 7 0.16 Language Policy(语言政策) 8 0.12 Identity(身份)/Behavior(行为)/ Evolution(演变)/Distributed Language(语言分布) 9 0.09 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Education(教育)/Ecological Approach(生态法) 10 0.08 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 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 Science(科学)/Endangered Language(濒临语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洪常春. 外语电化教学. 2018(06)
[2]关于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断想[J]. 黄国文.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8(05)
[3]国际生态话语的内涵及研究路向[J]. 何伟,魏榕. 外语研究. 2017(05)
[4]作为新兴学科的生态语言学[J]. 黄国文,陈旸. 中国外语. 2017(05)
[5]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构建[J]. 何伟,张瑞杰. 中国外语. 2017(05)
[6]《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评介[J]. 张瑞杰,何伟,Arran Stibbe. 现代外语. 2016(06)
[7]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 黄国文. 中国外语. 2016(01)
[8]语用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向明友.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6)
[9]超学科研究与学科发展[J]. 胡壮麟. 中国外语. 2012(06)
[10]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VOSviewer与Citespace的比较研究[J]. 廖胜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07)
本文编号:3511443
【文章来源】:外语电化教学.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年度发文量(1979—2019)
图1 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年度发文量(1979—2019)按照期刊被引频次排名,刊发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主要有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Science、 P NATL ACAD SCI USA、 Nature、 Language Sciences、 Thesi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Language、 PLOS ONE、 Ecolinguistic Reader。国际共被引中心度值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分别为P NATL ACAD SCI USA、 Applied Linguistic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Language Science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Natur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和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中心度值和共被引频次都取得前位的依次是P NATL ACAD SCI USA、 Applied linguistic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Language Sciences,表明这四种期刊是本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来源。
通过CiteSpace的突变法功能测试生态语言学领域出现的关键词(如表2),用于检测该领域研究的突然增长,这是衡量前沿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Sigma值是结合节点在网络结构中的重要性和节点在时间上重要性的指标,具有高Sigma值的文献通常有一定的创新性,在该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上有重要的启示作用。Lnguistic Diversity和Linguistic Ecology两个概念出现在Mace & Pagel (1995)的A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the density of human languages in North America论文中。表1 基于CiteSpace的关键词中介中心度值列表 序号 中介中心度 关键词 1 0.40 Ecology (生态学) 2 0.32 Language(语言) 3 0.29 Linguistic Diversity (语言多样性) 4 0.23 Linguistic Ecology(语言生态学) 5 0.21 Language Ecology(语言生态) 6 0.20 Ecolinguistics(生态语言学) 7 0.16 Language Policy(语言政策) 8 0.12 Identity(身份)/Behavior(行为)/ Evolution(演变)/Distributed Language(语言分布) 9 0.09 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Education(教育)/Ecological Approach(生态法) 10 0.08 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 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 Science(科学)/Endangered Language(濒临语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洪常春. 外语电化教学. 2018(06)
[2]关于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断想[J]. 黄国文.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8(05)
[3]国际生态话语的内涵及研究路向[J]. 何伟,魏榕. 外语研究. 2017(05)
[4]作为新兴学科的生态语言学[J]. 黄国文,陈旸. 中国外语. 2017(05)
[5]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构建[J]. 何伟,张瑞杰. 中国外语. 2017(05)
[6]《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评介[J]. 张瑞杰,何伟,Arran Stibbe. 现代外语. 2016(06)
[7]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 黄国文. 中国外语. 2016(01)
[8]语用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向明友.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6)
[9]超学科研究与学科发展[J]. 胡壮麟. 中国外语. 2012(06)
[10]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VOSviewer与Citespace的比较研究[J]. 廖胜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07)
本文编号:3511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1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