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多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8:08
本文关键词: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多语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以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为个案,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分析了宁利乡多语现象的现状、成因、多语现象中的语言关系,对多语现象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笔者选择宁利乡作为多语现象研究点,主要是因为笔者自己是宁蒗人,比较了解家乡的语言文化,并且,宁利乡有它自己的特点。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乡,有彝族、汉族、摩梭人、普米族、傈僳族、纳西族、壮族及藏族等八种民族。在乡内,各族居民稳定地使用母语,同时兼用汉语及邻近民族或者杂居村里其它民族的语言。由于宁利乡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多民族环境的影响下,宁利乡的多语现象具有典型性,且宁利乡的多语现象具有普遍性,少数民族居民都是双语或者多语者,而乡内居民的多语现象都是自然习得,而非学校习得。论文中的观点表明多语现象是由民族接触引起的,是语言兼用的一种具体表现。笔者通过田野调查了解了宁利乡具体语言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首先对宁利乡多语现象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宁利乡多语现象中的语言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对宁利乡多语现象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即宁利乡的多语生活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稳定存在,但是,宁利乡青少年多语使用者在多语生活中所存在和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个苗头下,笔者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宁利乡 多语现象 成因 发展趋势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9
- 第一节 本文选题缘由9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9-13
- 一 双语现象的研究现状9-12
- 二 双语现象研究存在的问题12-13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及研究意义13-15
- 一 本文的理论支撑13-14
- 二 本文的研究意义14-15
- 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15-17
- 一 确定调查点的缘由15
- 二 本文的语料来源15-16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16-17
- 第五节 论文结构17-19
- 第二章 宁利乡及其语言概况19-24
- 第一节 宁蒗彝族自治县概况19-20
- 第二节 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地理经济概况20-21
- 一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20-21
- 二 经济形态21
- 第三节 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的语言概况21-24
- 一 宁蒗县宁利乡的主要语言系属21-23
- 二 宁蒗县宁利乡的语言使用概况23-24
- 第三章 宁利乡多语现象的现状及原因24-37
- 第一节 宁利乡的多语现状24-29
- 一 居民稳定使用母语24-26
- 二 居民普遍兼用共同语言26-28
- 三 居民兼用其他民族语28-29
- 第二节 宁利乡多语现象的特点29-32
- 一 宁利乡多语现象为自然习得型29-30
- 二 宁利乡多语现象由兼用共同语及兼用多语组成30-31
- 三 宁利的多语现象将长期稳定存在31-32
- 第三节 宁利乡多语现象的成因32-37
- 一 地理位置是形成多语现象的客观因素33
- 二 友好的民族关系是形成多语现象的先决条件33-34
- 三 族际婚姻是多语现象产生的重要条件34
- 四 经济发展及重视教育促进了多语现象的发展34-35
- 五 多语自豪感是语言兼用的主观因素及重要保证35-36
- 六 语言本身特性是多语者形成多语现象的有利因素36-37
- 第四章 宁利乡多语现象中的多语关系37-44
- 第一节 多语现象中的互补37-39
- 一 语言表达功能的互补37-38
- 二 语言使用功能的互补38-39
- 第二节 多语现象中的竞争39-42
- 一 语言表达功能的竞争39-41
- 二 语言使用功能的竞争41-42
- 第三节 多语和谐42-44
- 第五章 宁利乡青少年的多语生活44-59
- 第一节 宁利乡青少年语言生活状况44-48
- 一 宁利乡青少年稳定使用母语44-46
- 二 宁利乡青少年普遍兼用共同语46
- 三 宁利乡青少年的多语习得具有差异性46-48
- 第二节 宁利乡青少年母语能力下降48-59
- 一 宁利乡青少年母语基本词汇测试情况48-51
- 二 宁利乡青少年母语能力呈下降趋势51-56
- 三 宁利乡青少年母语能力下降因素分析56-59
- 第六章 宁利乡多语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59-67
- 第一节 宁利乡多语现象的发展趋势59-62
- 一 多语制条件下语言竞争关系将比互补关系占上风59-60
- 二 多语环境下多种语言间的影响将由表层影响向深层影响发展60-61
- 三 多语向双语过渡将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现实61
- 四 多语环境下多语长期接触将产生语言混合现象61-62
- 第二节 多语现象中相关问题的对策62-67
- 一 政策支持是多语保留和发展的有力保障62-63
- 二 合理开设相关母语课及文化课是多语发展的推动力63-64
- 三 家庭的母语环境是青少年多语习得的关键64-65
- 四 文化传播媒介是推动多语发展的有效途径65
- 五 个人 家庭及社会正确的语言态度是多语发展的重要因素65-67
- 第七章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2
- 著作69
- 硕博论文69-70
- 期刊70-72
- 附录72-107
- 附录A 宁利乡彝语及摩梭话词汇72-98
- 附录B 宁利乡语言使用情况调查问卷98-100
- 附录C 宁利乡各村寨青少年语言使用情况一览表100-10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107-108
- 致谢1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秀玲;;朝鲜语语言活力与朝汉双语集团[J];东疆学刊;2010年02期
2 鲁湘s,
本文编号:354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