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吴语的两个“在”义动词
发布时间:2022-01-12 15:08
苍南吴语并存多个来源不同的"在"义动词,其中最常用的是"宿■"和"囥■",分别通过语义蕴含和语义泛化等不同的机制,从"住宿"和"藏物"义演变而来。共时层面上,它们的句法分布严格对立,前者携带高生命主语,后者携带低生命度主语。两者均已语法化为介词,前者在动词前介引活动场所,后者在动词后介引终点处所,但均表现出较弱的介词性;"宿""囥"均可与远指代词组合,前者可用作进行体标记,后者为持续体标记。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2020,4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在”义动词的句法限制和来源
(一)句法限制
(二)“宿”存在义的发展
(三)“囥”存在义的发展
三“在”义动词的虚化
(一)介词“宿”和“囥”的句法分工
(二)“宿”的语法化和弱介词性
(三)“囥”的语法化和弱介词性
四“处所介词+远指代词”作为时体标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苍南灵江话声调实验[J]. 陶寰,朱子璇,姜淑珍. 方言. 2018(04)
[2]吴语“囥”的多功能模式和语法化[J]. 姜淑珍,池昌海. 中国语文. 2018(02)
[3]汉语方言中的若干逆语法化现象[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17(03)
[4]语法化理论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J]. 刘丹青. 方言. 2009(02)
[5]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J]. 崔希亮. 汉语学习. 2002(01)
[6]论决定“在L+VP”或“VP+在L”的因素[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02)
[7]“语法化”研究综观[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584988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2020,4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在”义动词的句法限制和来源
(一)句法限制
(二)“宿”存在义的发展
(三)“囥”存在义的发展
三“在”义动词的虚化
(一)介词“宿”和“囥”的句法分工
(二)“宿”的语法化和弱介词性
(三)“囥”的语法化和弱介词性
四“处所介词+远指代词”作为时体标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苍南灵江话声调实验[J]. 陶寰,朱子璇,姜淑珍. 方言. 2018(04)
[2]吴语“囥”的多功能模式和语法化[J]. 姜淑珍,池昌海. 中国语文. 2018(02)
[3]汉语方言中的若干逆语法化现象[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17(03)
[4]语法化理论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J]. 刘丹青. 方言. 2009(02)
[5]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J]. 崔希亮. 汉语学习. 2002(01)
[6]论决定“在L+VP”或“VP+在L”的因素[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02)
[7]“语法化”研究综观[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584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8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