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16:53
感知经验是人通过身体感官,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获取的经验。人们常通过感知经验来理解心理和抽象经验,逐步发展了对物理、心理及抽象世界的认识。感知经验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又受到生存环境、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语言对比研究愈加重视认知机制的对比,试图比较隐藏在语言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少学者通过认知的研究视角对比英汉语义范畴,且卓有成效,为英汉语义对比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感知形容词,它表述人们通过五大感官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性质、状态及变化。本文首先在共时层面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语义层面对比并解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然后通过历时研究讨论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和理据。本文对比英汉感知经验范畴的组织和形成,希冀可以更好地探究感知经验与概念表征及语言表征之间的关联,更全面地理解原型、认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原型范畴理论、认知语法(Langacker,1987)和概念基块(Halliday&Matthiessen,1999)都体现了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在范畴和范畴化研究上具有一致的对象和目标,...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感知形容词的界定
1.2.2 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分类
1.3 研究问题
1.4 选题意义
1.5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3 英汉感知形容词原型的对比研究
2.2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3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对比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本文的理论基础
3.1.1 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
3.1.2 理论基础与论文研究的关联
3.2 研究方法
3.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选取和分类
3.2.2 共时与历时的对比分析法
3.2.3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1 基于语料库的原型成员对比
4.1.1 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划分
4.1.2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1.3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2 基于自由列举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4.2.1 自由列举词项的筛选
4.2.2 自由列举任务的研究结果
4.2.3 自由列举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4.3 基于典型性评分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4.3.1 典型性评分的信度
4.3.2 典型性评分任务的研究结果
4.3.3 任务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4.3.4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层级结构
4.3.5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成员
4.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与阐释
4.4.1 原型成员的对比小结
4.4.2 原型成员异同的阐释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
5.1 语义特征原型的对比
5.2 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5.2.1 语义功能的划分
5.2.2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的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5.3 语义特征和语义功能之间的原型关联的对比
5.3.1 感官感知义与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5.3.2 情感与认知感知义和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5.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与阐释
5.4.1 原型特征的对比小结
5.4.2 原型特征异同的阐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1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
6.1.1 英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1.2 汉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
6.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
6.3.1 英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3.2 汉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4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
6.4.1 英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4.2 汉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5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
6.5.1 英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5.2 汉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6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
6.6.1 英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6.2 汉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7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历时对比的小结
6.7.1 原型成员的历时对比
6.7.2 原型特征的历时对比
6.7.3 原型—认知约束抑或文化选择?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1 英汉触觉形容词
7.1.1 英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1.2 汉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
7.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3 英汉视觉形容词
7.3.1 英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3.2 汉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4 英汉听觉形容词
7.4.1 英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4.2 汉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5 英汉味觉形容词
7.5.1 英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5.2 汉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6 英汉嗅觉形容词
7.6.1 英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6.2 汉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7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小结
7.7.1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相同点和阐释
7.7.2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差异和阐释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启示
8.2.1 理论启示
8.2.2 应用价值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585130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感知形容词的界定
1.2.2 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分类
1.3 研究问题
1.4 选题意义
1.5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2.1.3 英汉感知形容词原型的对比研究
2.2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2.2.3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对比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本文的理论基础
3.1.1 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
3.1.2 理论基础与论文研究的关联
3.2 研究方法
3.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选取和分类
3.2.2 共时与历时的对比分析法
3.2.3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1 基于语料库的原型成员对比
4.1.1 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划分
4.1.2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1.3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4.2 基于自由列举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4.2.1 自由列举词项的筛选
4.2.2 自由列举任务的研究结果
4.2.3 自由列举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4.3 基于典型性评分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4.3.1 典型性评分的信度
4.3.2 典型性评分任务的研究结果
4.3.3 任务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4.3.4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层级结构
4.3.5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成员
4.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与阐释
4.4.1 原型成员的对比小结
4.4.2 原型成员异同的阐释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
5.1 语义特征原型的对比
5.2 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5.2.1 语义功能的划分
5.2.2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的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5.3 语义特征和语义功能之间的原型关联的对比
5.3.1 感官感知义与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5.3.2 情感与认知感知义和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5.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与阐释
5.4.1 原型特征的对比小结
5.4.2 原型特征异同的阐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1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
6.1.1 英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1.2 汉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
6.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
6.3.1 英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3.2 汉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4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
6.4.1 英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4.2 汉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5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
6.5.1 英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5.2 汉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6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
6.6.1 英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6.2 汉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6.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6.7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历时对比的小结
6.7.1 原型成员的历时对比
6.7.2 原型特征的历时对比
6.7.3 原型—认知约束抑或文化选择?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1 英汉触觉形容词
7.1.1 英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1.2 汉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
7.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3 英汉视觉形容词
7.3.1 英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3.2 汉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4 英汉听觉形容词
7.4.1 英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4.2 汉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5 英汉味觉形容词
7.5.1 英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5.2 汉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6 英汉嗅觉形容词
7.6.1 英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6.2 汉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7.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7.7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小结
7.7.1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相同点和阐释
7.7.2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差异和阐释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启示
8.2.1 理论启示
8.2.2 应用价值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585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8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