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义与词性相关的两个问题——兼谈现代汉语规范型语文辞书的比喻义释义
发布时间:2022-02-12 16:46
比喻义是词典学和词汇语义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在现有研究中,比喻义与词性相关的两个问题仍然存在分歧:1.比喻义与喻体原义的词性能否不同 2.形容词能不能有比喻义?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比喻义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关于第一个问题,文章指出,大多数比喻义与本体相对应,少数比喻义与相似点相对应。虽然本体和喻体的词性是一致的,但本体、喻体的词性与相似点的词性可以不一致,所以比喻义与喻体原义的词性可以不同。关于第二个问题,文章指出,因为某些形容词的引申义是由本义的比喻用法引申而来,且可以转换为"(好)像……(一样/那样/似的)"的明喻格式,所以形容词也可以有比喻义。
【文章来源】:辞书研究. 2020,(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比喻义与喻体原义的词性能否不同?
二、 形容词能不能有比喻义?
三、 正确认识比喻义与词性的这两个问题有助于比喻义的准确释义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谈词典释义的三条基本原则——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修订为例[J]. 谭景春. 辞书研究. 2015(02)
[2]形容词的类型学和汉语形容词的语法地位[J]. 郭锐. 汉语学习. 2012(05)
[3]修辞的转类与语法的转类[J]. 方梅. 当代修辞学. 2011(01)
[4]《现代汉语词典》某些比喻义献疑[J]. 应雨田. 辞书研究. 2009(04)
[5]形容词释义中的“比喻”[J]. 徐志刚. 辞书研究. 2007(06)
[6]关于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J]. 徐枢,谭景春. 辞书研究. 2006(01)
[7]词语隐喻义的释义问题[J]. 董秀芳. 辞书研究. 2005(04)
[8]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J]. 郭锐. 中国语文. 1999(02)
[9]形容词语不应该有比喻义──兼评胡裕树《现代汉语》[J]. 孙继善. 集宁师专学报. 1999(01)
[10]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 谭景春. 中国语文. 1998(05)
本文编号:3622074
【文章来源】:辞书研究. 2020,(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比喻义与喻体原义的词性能否不同?
二、 形容词能不能有比喻义?
三、 正确认识比喻义与词性的这两个问题有助于比喻义的准确释义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谈词典释义的三条基本原则——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修订为例[J]. 谭景春. 辞书研究. 2015(02)
[2]形容词的类型学和汉语形容词的语法地位[J]. 郭锐. 汉语学习. 2012(05)
[3]修辞的转类与语法的转类[J]. 方梅. 当代修辞学. 2011(01)
[4]《现代汉语词典》某些比喻义献疑[J]. 应雨田. 辞书研究. 2009(04)
[5]形容词释义中的“比喻”[J]. 徐志刚. 辞书研究. 2007(06)
[6]关于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J]. 徐枢,谭景春. 辞书研究. 2006(01)
[7]词语隐喻义的释义问题[J]. 董秀芳. 辞书研究. 2005(04)
[8]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J]. 郭锐. 中国语文. 1999(02)
[9]形容词语不应该有比喻义──兼评胡裕树《现代汉语》[J]. 孙继善. 集宁师专学报. 1999(01)
[10]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 谭景春. 中国语文. 1998(05)
本文编号:3622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2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