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邳州方言重叠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3 18:35
  重叠是汉语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语法手段,也是汉语的一大特色。邳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它的重叠现象十分丰富,其中尤以动词、形容词、副词表现最为显著。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弥补邳州方言语法研究的不足,推动邳州方言研究的发展。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做了说明。首先对邳州及其方言进行了简介,其次梳理了邳州方言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接着对本文“重叠”进行概念界定,最后对本文的语料来源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第一章研究了邳州方言的动词重叠式。它的构成形式具体可以分为六种,分别是:AA(AA)式、AAB(AAB儿)式、ABB式、ABAB式、AXAX式以及AABB式;其次分析了每种形式的语音特征,主要是对其变调情况的总结;所有的动词重叠式在句中都可以充当谓语,其余的句法位置,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表现力;最后分析了动词重叠式三种表义特征:量的意义、动作持续和描述性意义。第二章研究了邳州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式。它的基本形式有AA(AA儿)(的)式、AAA式、ABB式、AXX式、A不XX式、AABB式、ABAB式和A里AB式八种形式;语音方面也有自己的变调特点;句法功...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邳州及其方言简介
    二 邳州方言研究现状
    三 研究对象、意义以及方法
    四 “重叠”界定
    五 语料来源及相关问题说明
第一章 邳州方言动词重叠式
    第一节 构成形式
        一 AA(AA儿)式
        二 AAB(AAB儿)式
        三 ABB式
        四 ABAB式
        五 AXAX式
        六 AABB式
    第二节 语音特征
        一 AA(AA儿)式的变调情况
        二 AAB (AAB儿)式的变调情况
        三 ABB式的变调情况
        四 ABAB式的变调情况
        五 AXAX式的变调情况
        六 AABB式的变调情况
    第三节 句法功能
        一 VV式
        二 AAB(AAB儿)式
        三 ABB式
        四 AXAX式
        五 AABB式
    第四节 动词重叠式的表义特征
        一 量的意义
        二 动作的持续或反复性意义
        三 描述性意义
第二章 邳州方言形容词重叠式
    第一节 构成形式
        一 AA(AA儿)(的)式
        二 AAA式
        三 ABB式
        四 AXX式
        五 A不XX式
        六 AABB式
        七 ABAB式
        八 A里AB式
    第二节 语音特征
        一 AA(AA儿)(的)式的变调情况
        二 AAA式的变调情况
        三 ABB式的变调情况
        四 AXX式和A不XX式的变调情况
        五 AABB式的变调情况
        六 ABAB式的变调情况
        七 A里AB式的变调情况
    第三节 句法功能
        一 AA(AA儿)(的)式
        二 AAA式
        三 ABB式
        四 AXX式和A不XX式
        五 AABB式
        六 ABAB式
        七 A里AB式
    第四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表义特征
        一 量的意义
        二 状态意义
        三 主观性意义
第三章 那州方言副词重叠式
    第一节 构成形式
        一 AA式
        二 AAA式
        三 ABA式
        四 ABB式
        五 AABB式
    第二节 语音特征
        一 AA式的变调情况
        二 AAA式的变调情况
        三 ABA式的变调情况
        四 ABB式的变调情况
        五 AABB式的变调情况
    第三节 句法功能
        一 AA式
        二 AAA式
        三 ABA式
        四 ABB式
        五 AABB式
    第四节 副词重叠式的表义特征
        一 量的意义
        二 强调性意义
        三 情境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邳州方言来自古庄章组的f声母[J]. 冯青青.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2]邳州方言“上声+轻声”的两种连调式[J]. 许井岗.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07)
[3]徐州方言倒装语序的语用考察[J]. 王海燕.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05)
[4]江苏邳州话中的时频副词[J]. 徐君善.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10)
[5]江苏邳州话中的特色否定副词[J]. 徐君善.  新余高专学报. 2010(05)
[6]实词的拟声化重叠及其相关构式[J]. 刘丹青.  中国语文. 2009(01)
[7]江苏邳州话中的程度副词“直搁”[J]. 徐君善.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10)
[8]徐州方言中的委婉词语探析[J]. 古敬恒,刘力国.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9]睢宁话中的几个语法现象[J]. 王健.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10]动词重叠AABB式的语法化[J]. 胡孝斌.  汉语学习. 2006(04)

硕士论文
[1]甘肃成县方言重叠式研究[D]. 李丽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秀山方言重叠研究(稿)[D]. 符德江.浙江师范大学 2013
[3]副词重叠式的类型学研究[D]. 周君.湖南师范大学 2009
[4]韩城方言重叠研究[D]. 黄珊.陕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4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84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b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