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定位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5 14:13
滇黔桂三省高校在地缘优势、人文环境和留学生资源等因素上都较为接近,贵州省与其它两省相较,在涉外交流方面有所不及,尤其是地方民族院校,因此在专业定位上可以利用多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汉教之路。文章提出以准确定位专业为前提,在培养方案的改进、课程设置的实施等方面对汉语教师资的培养采取了相应举措,使毕业生更具就业竞争力以及专业可持续发展。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比较
(一)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
二、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相似度高。
(二)学科专业课程脱离实践。
(三)实习实训机会不足,毕业生职业技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三、地方民族院校该专业的定位及相关思考
(一)语言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
1. 汉语言学基础课。
2. 外语课。
(二)文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
1. 文化类课程通常包括《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概论》《西方文化史》《东南亚国家概况》《中华才艺》等,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我们教给外国人、其他民族的同胞学好汉语,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渗透。我们今天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即明日的汉语推广使者,他们未来的汉教之路能否成功,也取决于对自身职业的定位。
2.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保障实操课程的有效进行。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模式构想[J]. 张亚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高校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研究[J]. 邓涵予.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5)
[3]“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 文秋芳.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3)
[4]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队伍建设: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认识[J]. 胡范铸,陈佳璇,张虹倩.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1)
[5]广西三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 刘春梅. 高教论坛. 2017(05)
[6]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的若干思考[J]. 李宇明,施春宏. 中国语文. 2017(02)
[7]“三化一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J]. 潘玉华,李英姬,陈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02)
[8]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 陆俭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2)
[9]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J]. 许琳.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2)
本文编号:369145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比较
(一)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
二、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相似度高。
(二)学科专业课程脱离实践。
(三)实习实训机会不足,毕业生职业技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三、地方民族院校该专业的定位及相关思考
(一)语言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
1. 汉语言学基础课。
2. 外语课。
(二)文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位及相关课程改革。
1. 文化类课程通常包括《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概论》《西方文化史》《东南亚国家概况》《中华才艺》等,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我们教给外国人、其他民族的同胞学好汉语,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渗透。我们今天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即明日的汉语推广使者,他们未来的汉教之路能否成功,也取决于对自身职业的定位。
2.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保障实操课程的有效进行。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模式构想[J]. 张亚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高校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研究[J]. 邓涵予.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5)
[3]“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 文秋芳.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3)
[4]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队伍建设: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认识[J]. 胡范铸,陈佳璇,张虹倩. 世界汉语教学. 2018(01)
[5]广西三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 刘春梅. 高教论坛. 2017(05)
[6]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的若干思考[J]. 李宇明,施春宏. 中国语文. 2017(02)
[7]“三化一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J]. 潘玉华,李英姬,陈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02)
[8]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 陆俭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2)
[9]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J]. 许琳.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2)
本文编号:369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69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