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李健吾的翻译观及其伦理内涵

发布时间:2022-11-06 17:44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李健吾在翻译生涯的不同时期写下了诸多谈论翻译问题的文字。这些文字蕴含了他的翻译观念及其伦理内涵,但迄今尚未经过学界的系统考察和讨论。李健吾的翻译论说集中于译者对原作的责任——"存真"与"传神"。而他对理想的译者的要求——"译者要有艺术家的心志,学者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说基本对应于上述责任。同时,其翻译言说中对译文应该"传神"的强调,将翻译与创作类比的思路,都凸显了他视翻译为艺术创造的立场。李健吾在讨论翻译时反复提及"良心"一词,其中所包含的伦理召唤既反映了其翻译活动的时代语境,也包含着提高翻译质量的时代呼唤。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存真:学者的思想和方法
二、传神:艺术家的心志
三、译者的良心:李健吾翻译思考的伦理内涵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李健吾翻译思想的美学特征——以对《包法利夫人》翻译为例[J]. 田菊.  名作欣赏. 2016(35)
[2]良心与名誉的哲学范畴[J]. 王海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3]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化说”(前期)[J]. 朱志瑜.  中国翻译. 2001(02)



本文编号:3703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703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