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方言的被动表达
发布时间:2022-11-12 15:12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以"着"字句为主,基本格式是"受事+着+施事+V+了",变化出五种结构类型;"着"字句也可以说成"叫"字句或"让"字句,其"着"字语义并未完全虚化,还带有"叫/让"使役语义成分,佐证"着"字被动句一部分源于使役句。竹山方言被动表达与西南官话的四川、重庆以及中原官话的西安等方言的被动说法有很多共同性,揭示出近代以来各种被动标记句式的兴替叠存、竹山堵河水运及"秦巴古盐道"人群流动产生的语言接触和诗词曲小说文学媒介等因素共同影响了竹山方言的被动表达。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的类型及其特点
1.1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的类型
1.1.1 使用“着”[t?uo53]字的被动句
1.1.2 使用“叫”字或“让”字的被动句
1.2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的特点
二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的语源
2.1 竹山方言被动标记“着”字的词义来源
2.2 竹山方言“着”字被动句多源于使役句
三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3.1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与周边方言兼容
3.2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兼容性的原因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汉语“吃”字被动式兴衰的原因[J]. 王统尚,石毓智. 古汉语研究. 2019(02)
[2]《玉篇直音》初考[J]. 张凯. 辞书研究. 2015(04)
[3]近代汉语“著”字被动句[J]. 田春来. 语言科学. 2009(05)
本文编号:3706597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的类型及其特点
1.1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的类型
1.1.1 使用“着”[t?uo53]字的被动句
1.1.2 使用“叫”字或“让”字的被动句
1.2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的特点
二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的语源
2.1 竹山方言被动标记“着”字的词义来源
2.2 竹山方言“着”字被动句多源于使役句
三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3.1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与周边方言兼容
3.2 竹山方言被动表达兼容性的原因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汉语“吃”字被动式兴衰的原因[J]. 王统尚,石毓智. 古汉语研究. 2019(02)
[2]《玉篇直音》初考[J]. 张凯. 辞书研究. 2015(04)
[3]近代汉语“著”字被动句[J]. 田春来. 语言科学. 2009(05)
本文编号:3706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70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