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颜色词的语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23:08
本文关键词:汉语颜色词的语用研究
【摘要】:颜色作为我们生活中视觉的第一印象,而且任何事物的形态本身总是表现为颜色。语言学对颜色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具有颜色意义的词汇,即颜色词。颜色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一个子系统,不仅大量存在,而且有着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本文在对汉语颜色词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讨汉语颜色词的语用价值,以语用学的观点分析在汉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颜色词蕴含了丰富的意义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言系统中通过汉语颜色词的创造和使用来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活动形式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如服色制度、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都对颜色词在语用过程中有很深的影响。并在汉语颜色词的发展过程中,以“借物呈色”和“托义于色”的认知了解汉语颜色词的词源及词义在基本意义基础上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颜色词在言语实践中还运用象征、借代、通感修辞等手段,赋予了颜色词更多的表现力并增强了颜色词的语用价值。汉语颜色词作为一种记录视觉经验的语言符号,有着特殊的敷彩功能及表情功能,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颜色特征、传达言语主体的内心情感,因而在还原语境、补衬语境、渐次用色造境、依情用色造境、超常搭配造境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随着颜色词的语用效果越来越明显,其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形象意义、联想意义在言语交际中也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颜色词 汉民族文化 语境 语用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0
- 1.1 课题来源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内容7-9
- 1.2.1 国内研究现状7-8
- 1.2.2 国外研究现状8-9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第二章 独特的汉民族文化创造了多彩的汉语颜色词10-20
- 2.1 独特的汉民族文化对汉语颜色词产生的影响10-15
- 2.1.1 独特的汉民族文化承启了汉语颜色词的“借物呈色”10-13
- 2.1.2 独特的汉民族文化建构了汉语颜色词的“托义于色”13-15
- 2.2 汉语颜色词在汉民族独特社会文化中的体现15-20
- 2.2.1 汉语颜色词在古代服色制度中的体现15-17
- 2.2.2 汉语颜色词在汉民族宗教信仰中的体现17-18
- 2.2.3 汉语颜色词在汉民族民俗风情中的体现18-20
- 第三章 汉语颜色词造词常用的修辞方法20-25
- 3.1 以象征的修辞方法表现颜色词的随机性20-21
- 3.2 以借代的修辞方法表现颜色词的普遍性21-22
- 3.3 以通感的修辞方法表现颜色词的感观性22-25
- 第四章 汉语颜色词建构了独特的语境25-35
- 4.1 还原自然25-26
- 4.2 对比衬托26-28
- 4.3 渐次用色28-29
- 4.4 依情用色29-31
- 4.5 超常搭配31-35
- 第五章 汉语颜色词的语用意义——“颜外之意”35-40
- 5.1 比喻意义35-36
- 5.2 象征意义36-37
- 5.3 形象意义37-38
- 5.4 联想意义38-40
- 结论40-41
- 致谢41-42
- 注释42-43
- 参考文献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嘉璐;说“正色”——《说文》颜色词考察[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03期
2 陈建初;试论汉语颜色词(赤义类)的同源分化[J];古汉语研究;1998年03期
3 陈家旭,秦蕾;汉语基本颜色的范畴化及隐喻化认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年05期
5 吴玉璋;从历时和共时对比的角度看颜色词的模糊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6 李燕;汉语基本颜色词之认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符淮青;;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上)[J];语文研究;1988年04期
8 伍铁平;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02期
9 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03期
10 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3期
,本文编号:532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32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