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的翻译思想与修辞学的内在联系探讨
本文关键词:西塞罗的翻译思想与修辞学的内在联系探讨
【摘要】:西塞罗关于翻译的零散论述显示出翻译与修辞学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内在联系。无论是提倡"演说家"式的翻译方式还是反对"字对字"的翻译方法,西塞罗对翻译的理解都局限在修辞学框架中,聚焦于如何提高修辞练习者的语言能力上。"字对字"、"竞赛"、"忠实"这些概念在现代译学中仍然频繁出现但内涵已发生改变,故此有必要清理西塞罗的翻译思想,通过考证其本人及当时罗马社会的修辞理念,还原这些概念在当时历史语境下的涵义。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
【关键词】: 翻译 修辞学 西塞罗 语言能力
【基金】:2012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外国语言文学”(项目编号:2012XWD-S0502)资助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作为希腊文化和哲学的传承者与引介者,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无疑是古罗马最为重要的学者之一。他不仅直接翻译了大量希腊古典名著,更创立了许多沿用至今的术语和拉丁语语汇。在阐述修辞理念的同时,西塞罗也极大地发展了翻译理论,其翻译思想对后世的译者和翻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盈盈;张悦;;中外修辞学研究小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2期
2 陈光添;;现代修辞学与西方古典修辞学之比较[J];文学教育(上);2008年05期
3 高万云;王力的修辞学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孙华;谈谈修辞学的服务功能[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宇文;;《黎运汉修辞·语体·风格论文选》出版[J];修辞学习;2006年03期
6 宗廷虎;;用生命之火点燃中国修辞学的繁荣——纪念吴士文先生诞辰80周年[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伍铁平;;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J];外语研究;1986年01期
8 杨跃珍;;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伯克修辞学研究对比[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王军伟;;霍布斯的修辞学方法与公民哲学理想[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李名方;;略论修辞学的科学化——兼评王希杰修辞思想[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健;陈萍;;试论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希杰;;评说所谓“修辞学革命”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4 ;学说、学派和学会——关于江苏修辞学的对话[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5 钟玖英;;谈修辞学“困境论”之争[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胡世雄;;三一理论与国外修辞学——试谈三一理论的创新意义[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7 王希杰;;序[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8 傅云云;;修辞学简述[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9 赵毓琴;李竞业;;文化底蕴与语言能力[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王希杰;李名方;;关于得体修辞学的通信[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越石;优美的中文,开放的栖居之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李玉成;“智慧的声音”[N];学习时报;2002年
3 教育部语信司;扬州举办“语言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论坛[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钱定平;“创新链”中的“冷角落”[N];文汇报;2009年
5 嘉琦;家庭对孩子学中文的作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李学江;外语、安全与反恐[N];人民日报;2006年
7 ;李葆嘉: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于建坤;21世纪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袁钟瑞;追求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本报评论记者 陈健;多一点“南腔北调”的语言能力[N];嘉兴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徐以中;语音听觉反馈对言语发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3 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姜君丽;中国外语教学方式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苏伟;本科阶段口译能力发展途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汉卫;华语阅读测试论[D];暨南大学;2008年
9 雷红波;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10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可灵;中高级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宏儒;浦东公务员和教师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及其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苏安梅;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男女学生区别对待的言语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毅;文本的解构与建构—从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文译本看译者主体性[D];湘潭大学;2007年
5 郭庆;四川来京务工经商人员语言态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吴夏;听众与发言人的语言能力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孙斐斐;语言能力的三大模块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成波;汉语能力标准与欧洲及加拿大语言能力标准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高建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调查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2年
10 楼薇宁;《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与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7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3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