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印尼学生的量词偏误分析调查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7-08-08 10:12

  本文关键词: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印尼学生的量词偏误分析调查与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印尼 汉语量词 偏误 分析 调查 建议


【摘要】:汉语里的量词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缺其不可、不可替代。然而量词偏误在外国学习者中却十分常见。故笔者运用语料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印度尼西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语量词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本文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印尼学生的汉语量词偏误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其偏误的类型;随后为了进一步印证笔者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量词偏误情况的分析结果,笔者又对66位参加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印尼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该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将数据统计的结果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分析结论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笔者针对研究结论中印尼学生汉语量词使用的主要偏误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希望能对印尼学生习得汉语量词有一定的帮助,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提供一些的参考。 在对HSK语料库中印度尼西亚学生量词的偏误情况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其对汉语量词使用得较少,并出现了“量词错用”“量词漏用”“量词冗余”等多种偏误;而随后,笔者对印度尼西亚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更印证了其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语料的分析结论。本研究认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方法错误、专用汉语教材及工具书的缺乏、教师对学生母语认知的缺乏等都是印度尼西亚学生量词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笔者希望本文能够增进印度尼西亚学生对其量词偏误的认知,帮助其减少量词偏误,在理论及实践上有一定参考价值,为其汉语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印尼 汉语量词 偏误 分析 调查 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11-13
  • 1.2.1 汉语量词研究现状11-12
  • 1.2.2 汉印量词对比研究现状12
  • 1.2.3 汉语量词偏误研究现状12-13
  • 1.2.4 小结13
  • 1.3 研究的范围、方法和对象13-14
  • 1.3.1 研究范围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3.3 研究对象14
  • 1.4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难点14-15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4
  • 1.4.2 创新点14
  • 1.4.3 难点14-15
  • 第2章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印尼学生的量词偏误情况分析15-25
  • 2.1 HSK语料库中印尼学生的量词语料统计分析15-17
  • 2.2 HSK语料库中印尼学生的量词偏误情况统计分析17-18
  • 2.3 印尼学生的汉语量词使用偏误分析18-25
  • 2.3.1 量词错用19-21
  • 2.3.1.1 量词“个”的错用19-20
  • 2.3.1.2 “个”以外量词的错用20-21
  • 2.3.2 量词漏用21-22
  • 2.3.3 量词冗余22-23
  • 2.3.4 数量词组的位置不当23-24
  • 2.3.5 量词重叠的错误24-25
  • 第3章 针对HSK语料研究结论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25-35
  • 3.1 调查问卷说明25
  • 3.2 量词偏误情况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25-30
  • 3.2.1 选择题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25-27
  • 3.2.2 填空题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27-28
  • 3.2.3 判断改正题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28-29
  • 3.2.4 造句题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29-30
  • 3.3 量词偏误原因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30-35
  • 3.3.1 汉语量词使用频率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30-31
  • 3.3.2 学习汉语量词方法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31-32
  • 3.3.3 汉语量词掌握情况主观评价调查结果及对比分析32-33
  • 3.3.4 印尼学生量词偏误原因调查及对比分析33-35
  • 第4章 印尼学生汉语量词使用偏误成因35-40
  • 4.1 内部原因35-37
  • 4.1.1 母语负迁移35-36
  • 4.1.2 目的语规则泛化36-37
  • 4.1.3 学习方法错误37
  • 4.2 外部原因37-40
  • 4.2.1 专用教材缺乏38
  • 4.2.2 专用工具书缺乏38-39
  • 4.2.3 教师对学生母语认识不足39-40
  • 第5章 对策及建议40-43
  • 5.1 加强语言对比教学40-41
  • 5.2 改进量词学习方法41
  • 5.3 编写专用教材及工具书41-42
  • 5.4 增强教师对学生母语的认知4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逢春,王晓坤;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养论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李清;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量词的教学及其文化意蕴[J];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吴远恒;汉语量词的英语表达[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陈成;毕琴;;基于学习者母语思维与文化背景的二语习得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1期

5 余雅;;母语迁移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09期

6 焉德才;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偏误预治”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朱永平;第二语言习得难度的预测及教学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8 曲军;;母语正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3年16期



本文编号:639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39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f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