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21:03
本文关键词: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研究
【摘要】:亲属称谓语系统不仅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民族心理、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位置上临近,同处于汉字文化圈,又同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都产生了复杂且丰富的称谓语。但由于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以及汉语亲属称谓语构成复杂、运用灵活,也由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称谓语教学的重视不足、教材编排的滞后等原因,使称谓语成为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和汉语交际的一个难点。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韩国学生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并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习得三个方面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选题的缘起,概述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已有研究研究不足。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是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对比研究。本章介绍了汉韩两国对亲属称谓语的界定,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在对汉韩亲属称谓语进行系统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共性和主要差异。 第三章是韩国留学生亲属称谓语习得情况调查分析。分为调查设计及实施和调查结果及分析两个小节。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了三方面的内容:韩国留学生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总体使用情况及偏误;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的使用频度;韩国留学生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接受度。 第四章是韩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亲属称谓语偏误分析。本章着重分析了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的习得偏误原因,,主要有:汉语亲属称谓语本身复杂多变、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理解不准确、文化背景差异、母语负迁移、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和学习策略的干扰、教学教材不足。 第五章是对韩汉语亲属称谓语教学建议。主要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习得三个方面阐述。如: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时代性,由易到难、分级编排;教师教学要循序渐进、充分重视利用好教材、突出重难点教学、克服文化偏误;学生要充分利用语言环境的优势多练习、多与中国人交流沟通等等。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 汉语亲属称谓语 偏误 习得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一、 选题缘起11
- 二、 相关研究现状11-14
- 1. 汉语亲属称谓语研究11-12
- 2. 韩语亲属称谓研究12
- 3. 汉韩语亲属称谓语比较研究12-13
- 4. 对外汉语称谓语教学研究13-14
- 三、 本研究概况14-16
- 1. 目前研究的不足14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
- 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14-16
- (1)研究方法14-15
- (2)语料来源15-16
- 第二章 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对比研究16-23
- 一、 汉韩学术界对亲属称谓语的界定16
- 二、 汉韩亲属称谓语系统比较16-19
- 三、 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共性分析19-20
- 1. 亲属称谓语系统都相当复杂19
- 2. 区别父系和母系19
- 3. 广泛使用“从他称谓”19-20
- 4. 存在性别差异20
- 四、 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分析20-23
- 1. 在性别上的差异20-21
- 2. 在年龄上的差异21
- 3. 在婚否上的差异21-22
- 4. 情感色彩的差异22
- 5. 拟亲属称谓语的差异22-23
-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亲属称谓语习得情况调查分析23-34
- 一、 调查设计及实施23
- 1. 调查问卷设计23
- 2. 调查对象23
- 3. 调查过程23
-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23-32
- 1. 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的总体情况23-27
- 2. 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的使用频度27-30
- 3. 韩国留学生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接受度30-31
- 4. 留学生亲属称谓语习得媒介调查情况31-32
- 三、 小结32-34
-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偏误分析34-41
- 一、 汉语亲属称谓语系统复杂多变34-35
- 二、 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理解不准确35-36
- 1. 语义理解不准确35
- 2. 语用理解不准确35-36
- 三、 文化背景的差异36-37
- 四、 母语负迁移37-38
- 五、 其他原因38-40
- 1.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和学习策略的干扰38-39
- 2. 教学、教材不足39-40
- 六、 小结40-41
- 第五章 对韩汉语亲属称谓语教学建议41-48
- 一、 关于教材编写方面41-42
- 1. 内容上要突出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41
- 2. 编排上要难易分级、循序渐进41-42
- 二、 关于教师教学方面42-46
- 1. 重视教学环节42-45
- 2. 加强汉韩对比教学45
- 3. 重视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克服文化偏误45-46
- 三、 关于学生习得方面46
- 四、 小结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民;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J];汉语学习;1990年01期
2 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年01期
3 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简化[J];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丁夏;称谓与文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汉语称谓词语[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5 张慧芳;陈海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和语言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6 张崇富;;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3期
7 温象羽;称谓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8 叶南;论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于逢春;论汉语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底蕴[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杨悦;;汉越称谓语的异同及教学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641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4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