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碑文的修辞与语篇建构
本文关键词:道教碑文的修辞与语篇建构
【摘要】:道教碑文包括碑传、碑记、碑铭、题辞、摩崖等等,既有史传征实之强,又兼文辞精美之善。目前对道教碑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拓片的整理与研究、源流考辨、版本校勘等方面。对碑文中富有鲜明道教语体功能的修辞套式,以及道教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叙事结构上的修辞模式等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运用修辞结构理论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构成或制约道教碑文语体特征实现的修辞模式。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道教碑文 修辞结构 语体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WJTU11CX107)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道教碑文指以记载道教内容为主的碑碣,包括宫观碑记、洞天福地碑记、道士墓志铭、道士传略碑记、仙迹碑记、道教经文碑、道教摩崖诗碑等。其既有史传征实之强,又兼文辞精美之善。目前对道教碑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拓片的整理与研究、源流考辨、版本校勘等方面。对碑文中富有鲜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先唐哀诔之明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程美华;;略论骈文之“气”——从“六朝”到“初唐四杰”[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曾良;;明清小说词语俗写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周阿根;;任景述墓志录文校补[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6 郭雪峰;吴怀东;;范晔《后汉书》文学思想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韩蓉;;论六朝帝王与赠答诗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8 邢铁;;唐宋时期“同居合活”家庭简说[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陈铁民;;梁s櫮怪居胩平靠剖栽游腫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张丽;;隋至初唐嘉遁之风与汾阴名士王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农;;士族文化与六朝诗学的审美情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腾;;隋唐五代西域罗氏流寓中国与敦煌罗氏家族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4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吉定;;回顾与展望:庾信研究六十年[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7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8 拜根兴;;初唐将领王文度事迹考述——兼论唐与百济、新罗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贾二强;;释唐纪王沔王夔王墓志[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胡耀飞;谢宇荣;;杜儒童及其《隋季革命记》辑考——兼论隋末唐初王统三分问题[A];唐史论丛(第十八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6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毛德胜;苏洵古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鹏;齐梁诗风嬗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郐琳琳;论曹丕的文学理论建树及其创作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坤;北朝书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银清;汉魏书牍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薇;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周苗;唐宋镇墓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晓芳,张铁莉;辞格理路与语篇建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郭晨春;;句序之于语篇建构的重要性[J];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06期
3 江霞;舒白梅;;人际语法隐喻与语篇的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平;;学术期刊英文摘要语篇建构模式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匡骁;;语用预设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6 殷兆武;;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语法隐喻的使用和语篇能力构建的相关性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志强;赛珍珠自传的写作特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8 牛保义;英汉语篇含意衔接琐议[J];外语学刊;1999年01期
9 宁平;英语语篇特殊含意衔接及其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秦秀白!510640;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汝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修辞:实现国家话语转型的新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志清;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英语科技期刊论文语篇建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孙雪薇;简析中法文语篇建构的篇章性标准及其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晨春;同语篇建构有关的语序安排规律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2 姚晶;语篇构建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贾素清;互文性与师生关系的语篇建构[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4 胡金水;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杭;及物性与语篇建构—系统功能语法视角[D];西南大学;2012年
6 杨永华;汉语思维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调查[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珂;外加状语的功能观[D];河南大学;2003年
8 罗怡;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789-2001)体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振华;语篇的意向性[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杨林;英汉文学语篇翻译中的连贯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2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5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