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于”、“至于”的对比及教学考察
本文关键词:“关于”、“对于”、“至于”的对比及教学考察
【摘要】:目前,学界对“关于”、“对于”、“至于”这组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个词的研究、两两对比研究,或是三个词的对比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语言本体出发所做的一些学术上的研究,有的是在做用法上的辨析,有的是从其篇章衔接功能出发进行的研究,也有少数人开始从话题标记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几乎没有谈到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操作,才能使汉语学习者更快更准地把握其正确用法。本文通过检索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所积累的素材,进一步探讨三者在留学生使用中所出现的偏误,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目前学界对“关于”、“对于”、“至于”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依据,并对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及语料来源作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是对介词“关于”的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介词“关于”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话语标记功能。 第三部分是对介词“对于”的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介词“对于”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话语标记功能,并将会谈到“对于……来说/而言”这一结构的用法。 第四部分是对介词“至于”的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介词“至于”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话语标记功能,还将谈到“至于说……”、“至于说到……”等结构现象的相关情况。 第五部分是对“关于”、“对于”、“至于”的异同对比。本部分将深入论述,总结出“关于”、“对于”、“至于”的异同点,做出明确的对比,以便为第六部分服务。 第六部分是对“关于”、“对于”、“至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考察,将重点分析留学生在使用“关于”、“对于”、“至于”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并对其偏误产生的原因做深入分析,最后根据这一分析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篇章衔接 话题标记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关于、对于、至于”的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9-13
- 1.1.1 “关于、对于、至于”的研究现状9-13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语料来源13-15
- 1.2.1 意义13
- 1.2.2 方法13
- 1.2.3 语料来源13-15
- 第2章 对介词“关于”的考察15-23
- 2.1 篇章衔接功能分析15-17
- 2.1.1 篇章衔接的方式15-16
- 2.1.2 篇章衔接的语义类型16-17
- 2.2 话题标记功能分析17-23
- 2.2.1 话题的界定17-18
- 2.2.2 介引(标记)的话题类型18-21
- 2.2.3 在句中的位置21-22
- 2.2.4 停顿与语气22-23
- 第3章 对介词“对于”的考察23-31
- 3.1 篇章衔接功能分析23-25
- 3.1.1 篇章衔接的方式23-24
- 3.1.2 篇章衔接的语义类型24-25
- 3.2 话题标记功能分析25-28
- 3.2.1 介引的话题类型25-27
- 3.2.2 在句中的位置27
- 3.2.3 停顿与语气27-28
- 3.3 对于……来说/而言28-31
- 第4章 对介词“至于”的考察31-37
- 4.1 篇章衔接功能分析31-33
- 4.1.1 篇章衔接的方式31-32
- 4.1.2 篇章衔接的语义类型32-33
- 4.2 话题标记功能分析33-35
- 4.2.1 介引的话题类型33-34
- 4.2.2 在句中的位置34
- 4.2.3 停顿与语气34-35
- 4.3 至于说/说到35-37
- 第5章 “关于”、“对于”、“至于”的异同对比37-41
- 第6章 “关于”、“对于”、“至于”的对外汉语教学考察41-51
- 6.1 留学生使用“关于”、“对于”、“至于”的偏误分析41-45
- 6.1.1 误加41-43
- 6.1.2 遗漏43
- 6.1.3 误用43-45
- 6.2 留学生习得“关于”、“对于”、“至于”偏误的原因45-47
- 6.2.1 母语负迁移45-46
- 6.2.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46
- 6.2.3 回避策略46-47
- 6.2.4 教学方法的影响47
- 6.3 “关于”、“对于”、“至于”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建议47-51
- 6.3.1 详细讲解“关于”、“对于”、“至于”的基本语义和用法47-48
- 6.3.2 对“关于”、“对于”、“至于”进行对比教学48-49
- 6.3.3 预防与启发式教学49-50
- 6.3.4 加强对“关于”、“对于”、“至于”的练习50-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55-67
- 致谢67-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杜衡;李林霞;;技术特征团和外延比较法——对修改超范围的判断方法小议[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8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芳芳;基于偏误分析的对外汉语程度副词教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李岩岩;关于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芦鑫;基于语料库的英译法律文本中动名搭配的类比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4 谭丹;初级水平印尼学生“比”字句的偏误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5 马丽娜;基于评价理论的中文仲裁裁决书情态动词人际意义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王刚云;《大唐西域记》趋向动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7 万艳军;语体视野下的《大唐西域记》副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伟杰;浅析汉维语量词语用功能[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9 田虎;中亚留学生汉语话题句习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10 吴玉玲;英、汉、日语空间方所表达的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31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3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