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感知差异建模及自然交互式跨文化体验游戏开发
本文关键词:中华文化感知差异建模及自然交互式跨文化体验游戏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跨文化适应 感知差异 中华饮食文化 交互式任务型学习 自然交互
【摘要】:为了促进非中华文化的客居者的在华跨文化适应,本课题开发了基于增强现实及自然交互技术的跨文化体验游戏平台,以之为基础,对美国、法国及韩国三个国家的在华客居者展开两项研究,对其文化体验之感知差异建立PLATO跨文化适应模型,并分别设计了学习型实验。研究一旨在研究非中华文化的客居者对于中华饮食文化的感知差异,探索其对于不同复合水平的文化符码的学习绩效及理解能力,并结合各国被试个人文化背景、人格特点、看待自身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态度、跨文化适应能力、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国家被试在对文化的主观体验、对体验游戏的操作绩效、以及对饮食文化知识学习效果方面的差异。研究二旨在研究非中华文化的客居者在学习汉语、体验汉语文化时的主观及客观体验,,探索其对于不同的汉字分类方法的学习绩效及审美内涵的理解能力,并结合其个人文化背景、看待自身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态度、跨文化适应能力、认知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好奇心、理解力、审美体验等方面的特点。本课题也对美国、法国及韩国用户的跨文化学习特点也作出探讨,对跨文化学习与人机交互的结合有一定指导意义,并为跨文化适应训练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 感知差异 中华饮食文化 交互式任务型学习 自然交互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TS97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主要符号对照表5-6
- 目录6-10
- 第1章 引言10-14
- 1.1 中国饮食文化之意义10
- 1.2 跨文化适应与感知差异10-11
- 1.3 课题理论及技术基础11-12
- 1.4 课题研究方向12
- 1.5 论文架构12-14
- 第2章 文献综述14-27
- 2.1 跨文化适应14-20
- 2.1.1 文化冲击及其成因14-15
- 2.1.2 跨文化意识15-16
- 2.1.3 语言学习与跨文化理解16-18
- 2.1.4 跨文化适应能力训练18
- 2.1.5 跨文化情境下之行为改变18-19
- 2.1.6 主体文化对跨文化适应之影响19-20
- 2.2 饮食与文化20-23
- 2.2.1 饮食与历史渊源20-21
- 2.2.2 饮食与价值观体系21-22
- 2.2.3 饮食文化之跨文化认知22-23
- 2.3 人机交互与任务型学习23-27
- 2.3.1 跨文化情境下科技接受度23-24
- 2.3.2 自然交互及遍在式任务型学习24-25
- 2.3.3 交互式助手之应用及趋势25-27
- 第3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设27-34
- 3.1 PLATO:跨文化适应模型27-29
- 3.2 研究假设29-34
- 3.2.1 开放性对跨文化体验的影响29-30
- 3.2.2 跨文化感知差异30
- 3.2.3 跨文化体验游戏之主观体验与客观操控30-32
- 3.2.4 认知风格对跨文化学习之影响32
- 3.2.5 文化符码及感情表达之跨文化体验差异32-34
- 第4章 基于自然交互的跨文化体验游戏开发34-50
- 4.1 人机交互与跨文化体验34-35
- 4.2 程序架构及核心功能35-36
- 4.3 交互特色及细节36-41
- 4.3.1 虚实结合36
- 4.3.2 自由移动36-37
- 4.3.3 左右分工37-38
- 4.3.4 悬浮点选38-39
- 4.3.5 视觉反馈39-40
- 4.3.6 形义相辅40-41
- 4.4 编程实现41-50
- 4.4.1 设备及界面初始化42-44
- 4.4.2 姿势识别及处理44
- 4.4.3 用户控件交互44-49
- 4.4.4 数据记录及输出49-50
- 第5章 研究一:探究跨文化适应对饮食文化学习之影响50-85
- 5.1 研究方法50-60
- 5.1.1 被试招募及实验任务简介50
- 5.1.2 实验量表设计及定义50-52
- 5.1.3 实验自变量定义及信息设计52-55
- 5.1.4 实验因变量定义55-60
- 5.1.5 实验控制变量及协变量60
- 5.2 实验执行60-65
- 5.2.1 实验设备及环境设置60-63
- 5.2.2 实验流程63-65
- 5.3 数据分析65-79
- 5.3.1 实验被试之分析65-66
- 5.3.2 开放性对跨文化适应之影响66-69
- 5.3.3 中华饮食文化之感知差异69-70
- 5.3.4 跨文化体验游戏前后之主观体验改变70-72
- 5.3.5 跨文化游戏客观表现与被试主观体验间关联72-75
- 5.3.6 分类宽度与学习效果75-76
- 5.3.7 跨文化体验游戏中各国被试差异76-77
- 5.3.8 文化符码复合水平对主观及客观体验之影响77-79
- 5.4 研究一之结果与讨论79-85
- 5.4.1 开放性与跨文化适应79-80
- 5.4.2 文化符码之学习与理解80-82
- 5.4.3 跨文化体验游戏与主观体验之改变82-83
- 5.4.4 分类宽度与文化学习83-85
- 第6章 研究二:探究跨文化情境下之汉语审美及情感体验85-118
- 6.1 研究方法85-92
- 6.1.1 被试招募及实验任务简介85
- 6.1.2 实验量表设计85-87
- 6.1.3 实验自变量及信息设计87-89
- 6.1.4 实验因变量定义89-91
- 6.1.5 实验控制变量及协变量91-92
- 6.2 实验执行92-95
- 6.2.1 实验设备及环境设置92-93
- 6.2.2 实验流程93-95
- 6.3 数据分析95-110
- 6.3.1 实验被试之分析95-96
- 6.3.2 开放性对跨文化适应之影响96-97
- 6.3.3 对汉字/诗词文化之主观体验97-99
- 6.3.4 汉字/诗词文化之感知差异99-100
- 6.3.5 跨文化体验游戏前后之主观体验改变100-102
- 6.3.6 跨文化游戏客观表现与被试主观体验间关联102-104
- 6.3.7 分类宽度与学习效果104-106
- 6.3.8 跨文化体验游戏中各国被试差异106-107
- 6.3.9 感情表达方式之跨文化体验107-110
- 6.4 研究二之结果与讨论110-118
- 6.4.1 积极主观体验与感知难度110-111
- 6.4.2 对汉字/诗词文化主观体验之改变111
- 6.4.3 各国被试学习绩效差异111-112
- 6.4.4 感情表达方式之跨文化体验112-118
- 第7章 结论与应用118-122
- 7.1 研究一结论总结118-119
- 7.2 研究二结论总结119
- 7.3 研究之局限性及未来工作119-122
- 插图索引122-124
- 表格索引124-127
- 参考文献127-135
- 致谢135-137
- 附录 A 实验知情同意书137-138
- 附录 B 被试基本信息问卷(A-0 问卷)138-139
- 附录 C 实验前测(A-2 问卷)139-140
- 附录 D 实验前测(A-3 问卷)140-142
- 附录 E 实验前测及后测(B-1、C-1 问卷)142-143
- 附录 F 实验后测(C-2 问卷)143-145
- 附录 G 任务指示书145-146
- 附录 H 被试招募海报146-14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48
- 个人简历148
- 发表的学术论文148
- 学术成果报告14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竞博;吴锴;赵媛;郭立;;基于家庭能耗计量装置的需求侧节能实验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年06期
2 王海燕;杨斌胜;赖勤;丁维维;;模仿学习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刘惠;孙莹;祁兴华;吴志平;;一项独立医学院校学生二语习得自我效能感实证调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茜敏·达沃迪;卢克·迪利;珍妮·克劳福德;戴昀;屠李;;能源消费行为:理性还是惯性?[J];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02期
5 刘凯;戚银成;;智能家居系统中基于能耗管理的智能插座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年07期
6 托马斯·里克特;帕特里克·威斯;肖俊洪;;论开放教育资源之适宜性质量观[J];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11期
7 金逸超;孙力娟;王汝传;黄海平;;物联网环境下智能插座的设计[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年S2期
8 杨彩莲;张学华;;效能感与绩效关系理论及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9 刘柏涛;刘奎;;角色扮演法在新闻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10 许晖;许守任;王睿智;;消费者旅游感知风险维度识别及差异分析[J];旅游学刊;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洪涛;中国最终需求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3 顾慧君;知识工作团队创新的迷失:知识创造过程视角下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张锦;大学生健康意识的研究和干预[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祯;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明;感官分析、风味化学与智能感官技术评价白酒香气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卿树涛;消费者支付意愿与安全食品供给[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康媛(Mboni Kibelloh);E-Learning在女性高等教育中的采纳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5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6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