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外国学生“使”字句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31 17:01

  本文关键词:外国学生“使”字句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外国学生 “使”字句习得 偏误


【摘要】:本文参照以往的研究者现代汉语“使”字句的研究结论,通过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学生的作文,查阅他们“使”字句习得偏误的语料,并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给外国学生。论文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偏误分析法等,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作为参考理论,统计和分析外国学生在习得汉语“使”字句的时候产生的偏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阐述“使”字句偏误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相对应的措施来解答疑惑。 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章说明选题原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依据,综述了汉语“使”字句的研究状况。第二章通过搜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使”字句语料,分析了这些语料的数量及偏误所占比例,然后将偏误语料分类进行了陈述,并在每种偏误类别的分析之后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第三章首先对本论文问卷的设计、发放等具体情况做了简单的概述,然后把回收到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得出分析数据。第四章主要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数据总结,然后归纳偏误原因,那就是母语产生的负迁移;外国学生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干扰;他们所接触的教材、工具书及教学大纲对他们的的误导;目的语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等。第五章按照上面所分析出来的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加强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运用;培养目的语的语感;学习者要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针对目的语自身特征,教师要有恰当的教学策略。最后一条措施是教师在教授“使”字句的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同样表示致使义的同义句式的对比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把上文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及本文的不足之处作了总结性的陈述。
【关键词】:外国学生 “使”字句习得 偏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0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根据10-13
  • 1.3 关于国内外使字句偏误研究的现状13-18
  • 1.4 个人观点18-19
  • 1.5 语料的来源介绍19-20
  • 第二章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学生“使”字句习得偏误统计与分析20-31
  • 2.1 遗漏偏误20-23
  • 2.1.1 “使”字句A段缺失21
  • 2.1.2 “使”字缺失21-22
  • 2.1.3 “使”字句B段缺失22
  • 2.1.4 “使”字句中段缺失22-23
  • 2.1.5 “使”字句C段缺失或不完整23
  • 2.2 误加偏误23-24
  • 2.3 误代偏误24-29
  • 2.3.1 介词误代24-25
  • 2.3.2 句式误代25-29
  • 2.4 错序偏误29
  • 2.5 小结29-31
  • 第三章 外国学生习得现代汉语“使”字句偏误的问卷调查结果及阐释31-36
  • 3.1 问卷调查的目的和作用31-32
  • 3.2 比对调查数据,分析阐释32-36
  • 第四章 外国学生“使”字句习得偏误原因分析36-43
  • 4.1 母语负迁移36-37
  • 4.2 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37
  • 4.3 参考书籍(教学大纲、工具书和教材)的干扰37-42
  • 4.4 目的语自身的特征42-43
  • 第五章 解决外国学生“使”字句习得偏误的对策43-48
  • 5.1 加强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运用43
  • 5.2 培养目的语的语感43-44
  • 5.3 学习者要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44-45
  • 5.4 针对目的语自身特征,教师要有恰当的教学策略45-47
  • 5.4.1 加强对“把”字句的教学和研究45-46
  • 5.4.2 加强对“叫”、“让”“令”字句的教学和研究46-47
  • 5.5 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硬件的质量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附录53-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守信;廖秋忠;;汉语使成式的语义[J];国外语言学;1991年03期

2 徐燕青;;政论语体中“使”字句的使用意图[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01期

3 陈小英;带兼语的“使”与“让”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全裕慧;使动"义的"动词+结果补语"结构的教与学[J];汉语学习;1999年05期

5 赵冰波;论“使”字的介词词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陈昌来;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朱林清;谈“使”字的连词用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8 丁修志;;试论使动双宾语[J];绥化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9 范晓;;“施事宾语”句[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1期

10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766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66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9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